以色列兩年四大選 窒礙經濟民生進展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以色列周二(23日)舉行兩年內第四度舉行大選,眾矢之的現任總理內塔尼亞胡謀求帶領其執政利庫德集團黨贏出選舉,保住其穩坐十二年的總理之位,避免受到現正被調查的涉貪指控被審訊甚或判刑。按目前民調顯示,親內塔尼亞胡的右翼聯盟以及跨黨派的反內塔尼亞胡陣營勢均力敵,令懸峙國會的局面很可能繼續出現,恐怕未能解決現時的政治僵局。各黨派甚至可能未能組織政府,又要再次舉行大選。此對於現時以色列在疫情之下民生凋零、百廢待舉之時,明顯為重振經濟帶來阻礙。

內塔尼亞胡在2009年二度組閣以來已執政近十二年,超越開國總理本古里安,成為以色列史上在任最長的總理。其在國內外樹敵眾多的情況下,仍可緊握權力十數載而不倒,自然要居功於其驚人的政治手腕。自2017年起內塔尼亞胡身陷多宗貪腐醜聞,被起訴賄賂、違反信託、欺詐三罪以來,以國政治由本來的正統派與世俗派、以巴問題等傳統議題,迅速轉為親內及反內派之爭。中間派由前以軍總參謀長甘茨(Benny Gantz)出走組成反內大聯盟,而內塔尼亞胡亦大行極右政策向保守宗教勢力靠攏,穩住其親內派的選票。

2021年3月17日星期三,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哈比馬廣場,市政工人拆除一尊由一名身份不明的藝術家創作的裸體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雕像。雕像在被移走之前被放置在那裡幾個小時。 3月23日,以色列將舉行不到兩年的第四次選舉。 (美聯社照片/歐迪Balilty)

內塔尼亞胡涉貪未了

2019年4月的大選中,甘茨帶領的藍白黨便與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集團黨勢均力敵各取35席,最終雙方皆未能成功組閣,被迫於同年9月重新大選。然而選舉結果未有太大分別,兩黨仍然以33對32的一席之差打成均勢。結果2020年3月的第三次大選中,利庫德集團黨以36對33席輕微壓過藍白黨。本來反內派力推甘茨成為總理,不過後者最終卻與內塔尼亞胡達成協議,並以18個月為期讓甘茨於2021年11月繼承總理之位。甘茨卻因此被批評為投降派,結果藍白黨一分為三,甘茨更聲勢大瀉來屆大選更有可能一席不保。

其實內塔尼亞胡如此不斷解散國會重選,就是要製造對自己有利的局面,讓其及盟友取得國會大多數,從而拖延其涉貪審訊甚至取得刑事豁免權,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保住自己免受法律制裁。為此內塔尼亞胡更不惜一切與甘茨抬槓,在官員任命一事上與藍白黨發生嚴重衝突,又在財政預算案上拉倒談判,被迫令國會解散促成此次大選。內塔尼亞胡又大打疫情牌,為以色列在接種疫苗上獨步全球的進度邀功,又一度計劃出訪阿聯酋簽署逾百億美元的投資協定,在中東興建接通地中海、紅海、波斯灣的大型鐵路、海港、輸油管基建項目。

在美國前朝特朗普及其猶太裔女婿庫什納的一面倒親以政策下,以色列在中東地緣政治取得重大突破,與阿聯酋、巴林、摩洛哥等阿拉伯國家先後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此次的百億投資協定,內容更包括由阿聯酋出資,於以色列南端的紅海建造一個深水港,又會於海底建造長達430里的輸油管,連接以色列及阿拉伯半島。另外雙方亦計劃興建一條長達1,100里,由地中海東岸接連到波斯灣的鐵路。不過此一大協定卻臨時發生變掛,先是以色列鄰國約旦禁止其航班越境,繼而又有阿聯酋譴責內塔尼亞胡利用該國為自己競選造勢。

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15日在白宮主持以色列與阿聯酋和巴林關係正常化協議的簽署儀式。 (AP Photo/Alex Brandon)

內塔尼亞胡掌權實力不容小覷

大選前夕簽下此一大投資協定的如意算盤既已打不響,內塔尼亞胡的最後希望亦可能要落在其前手下貝內特(Naftali Bennett)身上。貝內特為內塔尼亞胡的前幕僚長、教育部長、國防部長,意識形態上與內塔尼亞胡同樣右傾,但兩人卻因權力鬥爭而反目成仇。內塔尼亞胡攻撃貝內特,指其將會與反內自由派合作令其民望急挫,迫使其現身親內電視台向選民承諾不會加入反內派政府,更令其取態撲朔迷離,將成為左右大局的關鍵。另外由利庫德集團黨出走的前內政部長薩爾(Gideon Sa'ar)領導的新希望黨,取態亦成另一關鍵。

或許有甘茨的前車之鑑,恐怕貝內特、薩爾等從內塔尼亞胡政府出走的反內派亦不敢貿然與內塔尼亞胡進行魔鬼交易。然而內塔尼亞胡能權傾以色列數十年,其在保守群體、輿論媒體、政商各界的人脈及地位也自當不容小覷。與其作風極為相近的特朗普,在重重建制的狙撃封殺下,四年白宮之亂終於戛然而止。相反內塔尼亞胡在手握建制核心已歷數十載,其政治手腕比之特朗普過之而無不及,恐怕以色列政局在內塔尼亞胡把持下,還要再折騰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