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接受批評 港台才能走得更遠
《香港電台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報告》)上周五(19日)公布,指出香港電台管理不力和問責不足。工會批評政府「亂棍打死香港電台」,加上當局在同日公布與廣播處長梁家榮提早解約,自然令一些支持者認為《報告》是打壓港台的又一舉動。然而,港台作為政府部門及公共廣播機構,接受問責理所當然,其若想做到如BBC般的高質素公共廣播機構,便更應該接受批評,刀刃向內。
港台2010年簽署了《香港電台約章》(《約章》),各界對其的批評都應該以此為基礎。根據《約章》,港台應該要做到編輯自主、專業及高質素,但問題是現在又做到了多少?例如《報告》批評港台的上報機制有局限,只透過口頭溝通處理有爭議或敏感內容,「總編輯及高層管理人員在節目製作過程中一直處於被動位置」。作為總編輯的廣播處長當然不可能為各個節目下決定,但若然管理層和製作單位主管也往往在節目播出之後才得知內容,這樣又如何為節目質素把關?
編輯自主、專業、高質素
不少人認為港台要維持編輯自主,這一點誠然正確。但即使如此,編輯及節目製作人也應該向他們的上級負責,這才是真正的編輯自主。更重要的是,編輯自主之外,港台同時要維持專業及高質素,而面向社會大眾、積極處理市民投訴,本身就是協助其提高質素的方法。《報告》便批評公眾不清楚港台收到的投訴能公正處理,公佈的數字和內容太少。至於2010年成立的顧問委員會,港台甚少就編輯方針、節目標準和質素事宜主動向顧委會徵求意見,這雖然不算有違《約章》,但委員會也能反映社會各界的意見,有助保持節目質素。港台甚少徵求其意見,或許亦反映了一些情況。
毋庸諱言,港台不少節目曾獲國際獎項,數量冠絕其他電子傳媒,這點值得肯定。但這並不代表港台不用檢討管治,更絕非意味其不用進步。例如港台部份節目即使有高欣賞指數,但認知率普遍低於平均,有些更只有一成左右。一方面,港台應該善納諫言,改善問責及監察機制,以追求提供更專業、更高質素的公共廣播服務。另一方面,政府當局亦應思考如何協助港台擺脫目前的困局。例如港台一些部門會否缺錢聘請長期員工,以及應付突發事件,故要找彈性員工承擔工作量,造成了《報告》所言的第II類特約員工過多的現象?領導港台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可以檢討人手編製,評估部門實際需要增撥資源聘請人手和開源,新增硬件和設施。
不少人希望港台能成為像BBC那樣有口碑的公共廣播媒體。但現實是其每年花費10億元公帑,以及已有自家電視頻道,但節目內容仍然有限,遠遠未成為觀眾主流收看的選擇。長遠而言,港台有需要改革財政,甚至脫離政府編制,籌劃公司化,引入董事局形式的管治體系,以專心履行公共廣播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