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團結抗疫 初七有望放寬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政府在周三(10日)宣布,香港有望在年初七(18日)起有條件放寬指定場所的人流限制,包括食肆堂食延長至晚上十時,以及容許最多每枱四人。對商戶東主、顧客和廣大市民而言,這是遲來的喜訊,畢竟市民過農曆新年未能盡興,商戶未能趁消費檔期掙生意補回去年的損失。回頭一想,如果政府早點全力遏止疫情,或許今天就可以放鬆心情與親友度歲。

官員現在時刻把「清零」掛在口邊,雷厲風行強制檢測,圍封大廈,勤驗污水,酒店檢疫,又擴大負責追蹤密切接觸者的隊伍。其實,絕大部分措施可以更早、更廣泛執行,只是政府畏首畏尾,猶疑不決。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 2月18日(年初七)有條件放寬599F下對餐飲業務及表列處所限制容許部份表列處所有限度運作,食肆堂食延長至晚上10時。(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錯失過年復市機會

例如直至去年12月下旬,港府官員到深圳會見內地部委,翌日乙明邨明恩樓才率先試行圍封強制檢測。當特首林鄭月娥在1月底向國家主席習近平述職時,習主席亦直言對香港疫情「很擔憂」。因此即使近日每天新增確診數字回落至二十宗左右,政府絕不能鬆懈,必須繼續努力嚴防境外個案傳入社區,同時盡快切斷社區傳播鏈,並且妥善疫苗接種安排,達致「清零」目標。

要實現久違的零個案,除了政府措施,還要市民合作。市民要保持衞生、減少聚會、遵從政府強制檢測指示等。長假期會是港人抗疫考驗,剛過去的冬至,衞生防護中心公布多個聚會群組,不少涉及家庭成員傳播。另外,長假期市面人流增加,增加病毒傳播機會。一旦疫情反彈,初七放寬限聚願望將泡湯,商戶捱了一年仍復業無望,勢必裁員結業,經濟復蘇一再拖慢,全社會也是輸家。

陳肇始公布,惝疫情無大變化,初七起可放寬晚市堂食至晚上10時、限聚令可放寬至4人,主題公園、體育處所、遊樂設施等都可重開。(李澤彤攝)

「清零」須官民合力

不過,政府公布放寛限制措施後,不少市民未展歡顏,反而抗拒政府開出的條件,尤其是要求入食肆或指定場所要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或登記個人資料。他們認為此舉是政府侵犯個人私隱,擔心政府透過程式追蹤行蹤。餐飲業代表也擔憂難以徹底執行,例如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食客可能手寫登記時提供不準確資料,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則指難要求客人在店員面前完成掃碼過程,只能互信。

東主擔憂相當實際,政府官員應與業界充份溝通,盡量減少因為「安心出行」打擾得來不易的營商機會。就着具體問題,例如有顧客沒有智能手機,或者有智能手機沒有下載該程式,店員可安排紙筆簡單填寫個人資料和入座時間,一如電話訂枱或點餐般,惟需要記下全名。對於長者或難以用文字言語表逹的人士,那需要陪同者或其他食客幫忙,政府人員巡查時也希望多理解食店難處。

黃傑龍表示,願意配合政府「安心出行」的措施,但認為當局須考慮執行細節。(資料圖片)

追蹤感染途徑對抗疫至關重要,因此才要記下到訪的場所。政府多番澄清「安心出行」沒有追蹤功能,出行記錄不會備存在政府系統內,追蹤工作靠其他方法達成。因此,市民挖空心思規避「安心出行」,卻又不進行其他替代方法補足,只會打擊抗疫工作,無益於社會。

記錄行蹤的爭議不在於具體的掃碼或者記錄,而是質疑政府運用個人資料在防疫抗疫以外的用途。這不是香港獨有現象,外地推行追蹤接觸的國家城市也如是。不少學者建議政府增加透明度以及增加私隱保障,有助用家放下疑慮,例如把應用程式開源,或者在應用程式私隱政策詳列收集用途,而非以「向流動應用程式的用家作感染風險通知、協助政府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蔓延的工作及相關的用途」簡單交代了事。

林鄭月娥發表新年賀辭,提到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堅毅努力打拼,香港定可克服挑戰。既然要團結,不妨以除下「安心出行」猜疑作契機,凝聚官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