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調查手機遊戲 課金抽獎無人監管?
近年手機遊戲盛行,疫情期間市民玩電話的時間亦因而大增。消委會在去年11月至12月初期間從iOS「App Store」及Android「Google Play」2個較受歡迎的手機程式銷售平台,選取了包括《灌籃高手》(港譯《男兒當入樽》)、《原神》、《PUBG》、《一拳超人》等11款免費下載的手機遊戲調查其推銷「課金」(付費購買擬商品或服務)的模式及服務條款。現時流行的抽獎、扭蛋銷售模式,以至遊戲內鋪天蓋地的課金宣傳,其背後涉及賭博成分的遊戲內容,都正引起市民關注。
課金廣告鋪天蓋地 限制營運推銷手法
用家想遊玩這些免費的手機遊戲並不一定需要課金,不過遊戲商卻從設計上拉闊了「課金玩家」及「非課金玩家」所需的時間差距。消委會指出它們推銷課金時的常用手段,包括對未曾課金的玩家會推出首儲優惠,吸引玩家初嚐課金滋味,推出限時及新手禮包鼓吹玩家即時消費,亦有VIP、月卡、訂閱等制度吸引玩家定期對遊戲「供款」。
雖然現時一般手機遊戲使用的付費平台都具備設置課金上限的功能,但玩家願意在遊戲上面消費多少始終屬個人決定。若玩家及營運商之間均不重視設定,未成年玩家課金成癮的情況仍難以遏止。在個人消費自由與青年成癮問題之間,當局實有需要研究為未成年玩家,要求應用程式平台及遊戲商加入條款,延長未成年玩家的退款期限,或為未成年玩家設定課金上限,甚或限制對未成年人士彈出與抽獎活動相關的廣告,減少課金對青少年的吸引力。
抽卡、扭蛋、抽寶箱 形式接近賭博?
手機遊戲吸引玩家課金的手法層出不窮,而其為人詬病的扭蛋、抽寶箱等類似賭博的抽獎形式,也使沉迷課金的後果變得嚴重。在消委會選取調查的手機遊戲中,發現近四成遊戲沒有公布中獎機率。即使遊戲有公布機率,抽中最稀有商品的機率亦可低至0.2%。另外部分遊戲的抽獎機制雖有所謂「保底」,但玩家亦至少需課金200元以上才能觸發,並且也不保證玩家得到心儀角色或道具。
這些遊戲不時以機率極小的大獎吸引玩家「博一博」,使人希望單靠運氣得到大獎。可是對於青年而言,這些手機遊戲內的賭博元素都使成癮的風險大增。香港政府應參考台灣、日本的法律要求,規定營運商須公布與程序設定一致的中獎機率,或以警告形式告知玩家參與活動不等於可以得到有關禮品,讓消費者自行判斷中獎機率與投入資金是否值得。
檢討《賭博條例》 整合遊戲監管
根據現時的本港法例,目前稍能限制手機遊戲宣傳和銷售方法的,僅有《賭博條例》較為相關。該條例要求組織經營屬於「推廣生意的競賽」的「博彩遊戲」以及包括「抽獎」動在內的「獎券活動」須獲政府發出牌照批准,否則相關活動均屬非法。從現時未有主流手機遊戲被以《賭博條例》起訴的情況看來,手機遊戲內的賭博成分或成法外之地。
當然,對於手機遊戲而言,動用《賭博條例》力度未免過大,而且現行條例內容傾向預設相關活動是在現實世界舉行,無法完全對應現時手機遊戲的營運和推銷環境,所以最理想還是應用程式平台、遊戲營運商以及玩家三方都能夠自律。惟手機遊戲大行其道、玩家成癮情況愈趨嚴重,當局亦是時候開始研究限制手機遊戲的推銷策略及抽獎機制,以完整法規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