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 學校應再停課?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多間學校早前同時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全港小一至小三已由周一(23日)起停課14天,幼稚園及幼兒中心的停課期則延長至12月6日。隨本港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反彈,學校應否全面停課,引起社會廣泛討論。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周二(24日)指出,政府應要求學校包括專上學院停課。然而過去三波疫情期間學校暫停面授課程,普遍學校的網上學習成果卻有欠理想。不少家長在疫情之下反而擔心學生學習進度受阻,在家學習變相放假,本港的在家學習如何改進,實在值得教育局深思。

學生在家學習的效果有限,一旦停課學生便要在重新上學時追回進度。學生學習壓力不減反增,課時緊迫之下教學效能又未必如常。教育局除了控制學生上學停課之外,仍須從在家學效能改進,以及學生復課後的學習進度雙管齊下。例如教育局可協助學校設計網上課程,或從視象教學以外研究其他網上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等;至於學生經歷多輪停課後,學生的學習內容應否有所精簡,亦待教育局加以研究。

疫情之下最理想當然是學校一面停課,學習效果可以一面如常,但現實是貧苦學生的電子器材不能追上需要,不少學校的電子教學效果不如理想。(資料圖片)

因應地區情況 慎思一刀叫停

教育局及食衛局應在防疫以及學習所需之間取得平衡。例如就現時學校未有出現群組感染個案,但本港疫情數字卻出現反彈的情況而言,教育局仍可先就同類情況訂定準則,盡早讓學校有所準備,以就該區的傳播情況,安排個別學校或地區停課。疫情一旦轉趨嚴峻,學校當然有全面停課的需要,以保障學生健康,但全面停課影響甚大,不止關乎學生學習進度,亦影響到學生父母的工作安排。教育局應在全面停課以及照常上課之間,平衡各方所需。

疫情之下最理想當然是學校一面停課,學習效果可以一面如常,但現實是貧苦學生的電子器材不能追上需要,不少學校的電子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學生、家長在疫情之下仍被迫在停課與否之間抉擇,這現象的更深層成因還是教育局以及部分學校推行多年的電子學習成效不彰。如何改善電子學習成效,不論本港是否面對疫情,都是教育當局需要認真看待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