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費資助僅紓一時之困 政府須還劏房戶安樂窩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周一(9日)公布以中電社區節能基金撥款逾1.6億港元,推出多個惠及各階層有需要人士的社區支援計劃,包括撥款逾700萬港元向一萬劏房戶提供每戶600港元電費資助,以及資助劏房單位業主重新鋪設其單位的電線,以便安裝獨立電錶等。然而劏房戶最終能夠受惠多少,社會仍然難言樂觀。

中電參考政府為住宅提供的電費資助,將向本港1萬個劏房住戶提供每戶600港元電費資助,對足襟見肘的劏房住戶而言,資助固然可以幫助生活。然而根據統計處2016年數字,本港當時約有近10萬劏房戶。加上近年劏房轉趨「隱形化」,部分違法遷入工廈作住宿用途。即使有1萬劏房戶可以得到600元資助,他們仍只佔本港劏房問題的冰山一角。

近年劏房轉趨「隱形化」,部分違法遷入工廈作住宿用途。即使有1萬劏房戶可以得到600元資助,他們仍只佔本港劏房問題的冰山一角。(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居住環境惡劣 建屋取代劏房

短期而言,幫助劏房住戶的主要責任始終在於政府肩上。中電推出計劃資助劏房業主重鋪電線,安裝獨立電錶,確能防止劏房戶被濫收水電費用,但由於物業安裝獨立電錶需經過業主及立案法團同意,因此即使中電願意提供資助,也不代表劏房住戶能夠從中受惠。反而是政府應該從中電幫助劏房戶的計劃之中得到啟發,研究從立法途徑,例如以法例禁止業主向住戶收取高於原定電價的電費,並要求業主向住戶攤分電費資助等,限制業主濫收住戶水電。

劏房住戶日益增加,要單靠電力公司的社區支援計劃改善劏房戶的居住環境,作用相當有限。由政府出面制止業主向住戶濫收水電,勉強亦只屬短期應急。劏房住戶最根本的住屋問題,在於居住環境惡劣,大部分房屋改建未經入則,空間不足但平均呎租高昂,而部分劏房潛藏工廈,亦成消防、治安的安全隱患。等待政府處理的問題,遠不止於水電濫收、租務管制之類的應急措施,更重要是政府需要展示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加快覓地建屋步伐。

由政府出面制止業主向住戶濫收水電,勉強亦只屬短期應急。(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劏房問題牽涉層面眾多,包括劏房住戶、劏房業主,也包括政府的城市規劃,未來的公屋建設。政府應訂出取締劏房的完整時間表。首先從探查全港劏房入手,取得各區劏房住戶數字,了解不同劏房的住屋環境、危險程度,按標準決定取締先後。長遠而言更須加大房屋供應,依序安排劏房住戶上樓,並逐步禁止劏房改建,讓住戶得以從劏房順利過渡至公營房屋。劏房問題一直需要政府投放努力進執行全盤規劃,不能單靠電力公司給予資助、裝設電錶等方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