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組合屋將入伙 安居之路仍然無期
南昌街過渡房屋項目在今年7月取得入伙紙,約200名正輪候公屋的住戶在8月底開始陸續入住。這是本港首個以組合屋形式興建的社會房屋計劃,前後歷時逾兩年半,即使以工程進度來說尚可接受,但宏觀來看,無數劏房、板間房居民仍然苦苦等候適切住房。過渡屋始終是臨時措施,政府加快廣建出租公屋,落實適足住屋權才是恰當之計。
項目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統籌,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提供89個單位,每個單位面積由130至293平方呎之間,對象為輪候公屋最少三年,且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的住戶,一共約200人,租期兩年。相比現時劏房、板間房,組合屋單位乾淨企理,而且滿足公屋人均最低居住面積75平方呎的要求,租金為綜援租金津貼或者不超過住戶入息25%,藉此改善住客的居住環境,減輕其租務開支。此外,營運的東華三院會鼓勵居民互助共享,建立社會支援網絡。
住屋環境數十年如一日
75平方呎的住屋標準其實低得很,而且與香港的經濟發展不匹配。證據之一是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參觀單位時,看見屋內碌架床,憶起兒時與弟弟同睡一室情景,指當時「環境已是不錯」。即是說,當人均本地生產總值自1960年代至今起增加逾120倍,基層的住屋水平仍然如幾十年前般。有份參與的政府、非政府機構和商界讚賞項目體現官商民合作,解基層燃眉之急云云,其實更應為負了市民而愧疚。
政府聲言積極覓地建屋,辦了大量諮詢、論壇,然而納入興建公屋的用地依然短缺,未來單位量距離預期愈來愈遠。政府在2017年施政報告承諾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隨後兩者與地產商討,在地產商手上的地皮和等待重建的單位上,仿效外國推出組合屋、共享單位等方法應急。
南昌街項目是先行者,前後經歷逾兩年半。社聯表示當中經歷曲折,包括新冠肺炎疫症令工程滯後,相信往後項目的進度會縮短至一年多。相比起一般的熟地建屋需時三至四年,組合屋的建造時間較短,但不能建成高層大廈,能興建的單位數目則較少,再多的組合屋計劃也只是杯水車薪。
警惕借地、捐地 廣建公屋最實際
香港居住需求殷切,當有合適土地可以建屋,政府須避免將之閒置,更要杜絕囤積土地。現在政府反而感激地產商「捐地」、「借地」興建過渡房屋,甚為諷刺。更重要的是,相比起市區地段,社會須更警惕新界農地的過渡房屋。所謂「捐地」,有可能是要政府出資鋪設基建設施,減輕地產商支出,進而提升鄰近地皮的價值,也有可能是增加城規會批准發展鄰近地皮的機會。
也許地產商認為外界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土地利益龐大,社會必須嚴加審視土地房屋政策的一舉一動。當民間支持政府以《土地收回條例》收回地產商閒置多時的土地,重設住宅租務管制,政府有招不用,只以「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和設立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虛應,就知道政府無決心令市民安居,解市民困境,任由民怨累積。官員抱怨市民只懂批評,有否反思是政府怠惰促成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