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在普京與北約之間的白羅斯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上周日(9日)宣布以八成得票再度連任後,民眾因不滿選舉疑似造假,上街示威和發動大罷工,試圖迫使盧卡申科下台並重新舉行大選。在局勢愈見緊張之際,盧卡申科聲稱北約已大軍壓境,俄羅斯則表明會按軍事協議向白羅斯施援。由於該國在地緣政治上夾在俄羅斯和歐盟之間,2013年爆發的烏克蘭危機出現在此地亦不出為奇。
自盧卡申科宣布第五度連任後,白羅斯便陷入後蘇聯時期最嚴重的政治動盪,且未見解決之道。反對派周日(16日)再發起「自由遊行」,不但要求掌權26年的盧卡申科下台,以及重辦大選,也要求當局為早前有示威者受虐及死亡負責。與此同時,「歐洲的最後獨裁者」則同日舉行造勢集會,將亂局矛頭指向「外國勢力」,指摘北約在其邊境集結,已使國家正處於存在之秋。
盧卡申科對北約和歐盟這些外國勢力充滿敵意,對俄羅斯則大表歡迎。據當地傳媒報道,盧卡申科周六(15日)與普京通電後,莫斯科同意會應明斯克要求,適時提供安全援助,以確保國內情况受控。
為歐俄雙方的角力場地
當下白羅斯亂局的起因有別於2013年的烏克蘭危機,後者肇始於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凍結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的準備工作,引起親歐派民眾不滿,後者則涉嫌選舉舞弊。但相同的是,這兩個前蘇聯衛星國的發展軌跡,仍未離開俄羅斯和西方世界所定義的勢力範圍影響。因此,白羅斯的選舉爭議在一周內,升級成為歐俄雙方的角力場地,足見該國在地緣政治的尷尬位置。若然盧卡申科無法在俄羅斯、歐盟與北約之間找到折衷方案,烏克蘭內部撕裂的故事重現於白羅斯亦有可能。
對普京而言,蘇聯解體不單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悲劇」,同是西方軍事力量伸進其後庭之始。上世紀90年代初西方多國領導人為使東、西德統一,在柏林圍牆倒下後曾向戈爾巴喬夫保證,北約的勢力不會乘人之危,擴張至原屬華沙公約的成員,但這口頭承諾僅維持數年,就被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和小布殊戳破。北約在短短數年間,擴展至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的國家,並駐扎在俄國門前。換句說,從單一事件來說,莫斯科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煽動烏克蘭東部親俄民眾起義,乃確保勢力範圍的穩定及反擊西方世界的背信棄義。
與此同時,歐盟倡導的「價值觀外交」,即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為本的理念,對一眾不滿社會多年維持現狀的白羅斯和烏克蘭人,這才是國家平等地發展的方針。雖然白羅斯和烏克蘭地理上被歸納為東歐,但兩國在1991年後的發展歷程,卻像中亞五國一樣,不僅未能孕育出真正向民眾問責的政府,反而在國有資產私有化的過程中,洐生出寡頭政治的管治模式,貪污叢生之餘,民眾生活30年來未有太多改善,但反觀波蘭、捷克等親西方國家卻早已擺脫蘇聯解體的陰霾,重新上路。故白羅斯和烏克蘭的反對派欲向西方靠攏,改變現狀,亦是合理的期許。
問題是,白羅斯應該有自己的主體性,即使政治現實上被夾在俄歐的博弈之間,總需要找出其自存的空間,平衡國內各派的方案。盧卡申科除了需要避免俄軍以「保護俄裔民眾」之名入關,更需要反思重新大選的可行性,以及積弱多年的管治模式,提出疏導民怨的安全閥,以避免將局勢推向內戰或更加血腥的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