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來襲 特朗普的結構性兩難局面
美國在周四(25日)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創下單日新高,而來勢洶洶的第二波疫情,主要集中於西部和南部州份。雖然德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t)為安全起見,決定暫緩重啟經濟計劃,但與此同時,總統特朗普卻沒有將公眾健康放在首位,不但否認疫情捲土重來,且強調不會關閉國家。特朗普冒住疫情失控的危險,不斷催迫各州州長重啟經濟,背後除了有其選舉考慮,其實更曝露出美國經濟失衡的結構。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截至周五(26日),美國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仍位居全球之首,總數高達240萬人,「遙遙領先」次席的巴西近一倍。不過第二波疫情的戰線,已由東、西岸的城市,轉移至南卡羅萊納州、佛羅里達州和德州等西、南部內陸州份,而周四全國更錄得至少39,818宗確診個案,創下單日紀錄新高。眼見疫情反彈,德州州長阿博特決定推遲重啟經濟,並表明「這種暫時停頓將助我們州份遏制(病毒)蔓延,直至我們安全地進入下階段才會打開州份的經濟活動。」
特朗普:非第二波爆發
可是,安坐在橢圓形辦公室的特朗普卻沒有阿博特般謹慎。特朗普上周四(18日)訪問福特車廠時,不僅一如既往沒有帶上口罩示人,更向在場傳媒強調,「我們可以撲滅大火。無論是餘燼還是火焰,我們都可撲滅。但我們不會關閉國家」,其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隨後亦強調,「沒有第二波出現,只是熱點而已」。然而,不論以「第二波疫情」或是「熱點」來形容近日美國的疫情走向,其實也是修辭或公關用語之爭,其現實已反映在該國未見回穩的「感染曲線」。這亦是說,自3月中旬美國初見大規模爆發後,單日確診個案的升幅並未如歐洲多國見頂回落。
不過素來躁動和自誇的特朗普,並非不知重啟經濟的危險性,而是美國的經濟結構將他置於兩難的局面。一方面,重啟經濟意味着縮窄社交距離,大增民眾在互動中感染新病毒的機會,故疫情一旦失控,不單會拖累大選選情,更會反過來拖慢經濟復甦步伐,甚或再度封城。但另一方面,據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國上月失業率為16.3%,這嚴重程度不止遠超金融海嘯的高峰9.6%,更似是緩緩邁向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的24.9%,故特朗普的抗疫選項只有「壞與更壞」之別:一是放手一搏,無視疫情,勉強重啟經濟,好讓經濟不會崩潰;二是顧及民眾健康,放手讓經濟陷於崩潰邊沿。但相信尋求連任的特朗普,會毫不猶疑地選擇後者。
即使特朗普重啟經濟的執念,部分是出於私心,但美國的經濟結構卻是這兩難局面的底因。管美國的經濟實力位居世界之首,但其偏重的消費增長和自由市場的發展模式,本為一把兩刃刀,在太平盛世可激發市場效率,調解錯置的人力和資源,但在風浪時則難以抵受陣痛,並危機發酵的速度更快、更深。由於消費增長模式是以強大的消費和信貸活動,而非出口和製造業,支撐經濟的運行和成長,這使美國在封城後,不但無法像歐洲國家般以社會福利來換取時間,更反過來加快生產和消費循環的萎縮,情況有如一個騎單車的人既失去前進的動力,但在墮地時又沒有軟墊作緩衝。一個欲求連任的總統除了急忙重啟經濟外,還可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