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人選拜登點將 或為對華政策帶來啟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距離美國大選不及半年,總統特朗普面對前副總統拜登兩強相爭。拜登月初於民主黨黨內初選中再於關島勝出一仗,已令其總提名票超過一半,為取得民主黨提名資格掃除障礙。其實自4月其主要對手佛蒙特州參議員桑德斯宣布棄選後,拜登已積極組班,不過其副總統人選一直懸疑未決。拜登早曾承諾,將會委任一名女性擔其副手,而其人選亦或可為其一旦主政時,包括對華路線的管治作風及路線帶來啟示,亦因而足教外界引頸以待。

在拜登點將的一眾女性之中,較為外界認識者,為其前對手麻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明尼蘇達州參議員克羅布徹(Amy Klobuchar)三位。然而拜登的華爾街金主對沃倫分拆科技巨企、開徵富人稅等左翼主張極為反對,縱使沃倫在民調中一直居首,其最終與拜登聯袂出戰之機會並不高。而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員沙文(Derek Chauvin)涉嫌以滕壓頸,令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亡,觸發全國騷亂一事上,克羅布徹被揭發擔任該縣檢察長期間,曾接到針對沙文的十宗投訴,卻竟然拒絕向沙文提控。在「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席捲全國之時,克羅布徹被爆出如此醜聞,自然令其爭取當副總統人選的機會大受打撃。

外交家蘇珊賴斯

因此而冒升至頂頭大熱者,便是本身亦有非裔血統的賀錦麗。不過賀錦麗競選期間曾就「校巴政策」攻撃拜登早年的種族隔離立場,暗指對方種族主義,如今或會成為自己的包袱。賀錦麗擔任三藩市檢察長及加州檢察總長期間,亦以鐵腕作風聞名。在其主政下不少非裔青年被起訴判刑入獄,令賀錦麗在司法層面的往績亦非白璧無瑕。

在最近的示威浪潮下,亞特蘭大的非裔女市長波托斯(Keisha Lance Bottoms)不姑息警方並展現的領袖風範,令其成為拜登點將的黑馬。然而賀錦麗最大的潛在對手,當數奧巴馬時代擔任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Susan Rice)。同為非裔的蘇珊賴斯早在克林頓時期已以年僅29歲之齡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供職,又在2004年大選期間擔任民主黨候選人克里(John Kerry)的外交顧問。奧巴馬入主白宮後再度起用賴斯,於希拉里及克里掌國務院時先後出任駐聯合國大使及國安顧問,可算是與民主黨建制大佬合作無間,深得信任。

雖然蘇珊賴斯擔任駐聯合國大使時,極力主導美國軍事介入利比亞內戰,導致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受襲,四名美國外交人員喪生。為此國內右翼大為反彈,並為此事對時任國務卿希拉里咬住不放,蘇珊賴斯亦因此以受右翼所恨。不過在此國際形勢風高浪急,詭譎多變之時,拜登選擇外交經驗豐富,又與黨內建制大佬合作多年的蘇珊賴斯拍檔,實在順理成章。就算蘇珊賴斯最終名落孫山,其亦被視為下任國務卿的大熱人選。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特朗普政府與北京幾乎撕破臉,雙邊關係陷入自1979年建交以來新低,外界亦關注一旦拜登當選,其對華政策會否出現大逆轉。蘇珊賴斯早在疫情爆發前中美外交官在社交媒體大戰前,已跟時任駐巴勒斯坦大使趙立堅結下樑子。當時趙立堅為新疆再教育營抗辯,反指華盛頓東南部黑人聚居治安敗壞,被蘇珊賴斯直斥為「羞恥的種族主義者」。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圖)在最近的多個民意調查中,領先總統特朗普。圖為6月11日,拜登在費城一個圓桌會議上發言。(AP)

博爾頓:特朗普親華

蘇珊賴斯月前又於《紐約時報》投稿,抨擊特朗普打反華牌企圖「抹紅」拜登,並如數家珍指出特朗普的拙劣的外交行為,如放生中興及退出世衞等,不僅沒有遏制北京的效果,更反而令對方得益。雖然蘇珊賴斯在文末指出美國應避免助長反亞裔情緒或冷戰發生,但難以看到一旦拜登上台,蘇珊賴斯成為其副手又或者執掌國務院,華府對北京的立場會有重大改變。現正於哥本哈根舉行的民主高峯會,與被北京視為眼中釘的蔡英文及黃之鋒同台致辭者,除了國務卿蓬佩奧外,還有分別於克林頓及奧巴馬時代擔任國務卿的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及克里,可見美國朝野兩黨對北京的態度目前未有太大分別。

拜登曾長年參與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蘇珊賴斯亦為專業外交官,國際人脈甚廣、手腕嫻熟,對於爭取特朗普上台後與美國漸漸疏遠的西方盟友來說,顯然佔上風。不過,民主黨金主,如華爾街的金融大行及矽谷的科技巨企,在中國大陸亦有龐大利益,其對白宮的影響力有多大為未知之數。這種格局在現任特朗普政府裏同樣出現,因撰寫《致命中國》而被提拔的納瓦羅(Peter Navarro)為對華鷹派,高盛出身的財長姆欽被視為鴿派。而據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中爆料,特朗普其實亦非想像中反華。所謂誰親華、誰反華的討論,可能只是子虛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