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垃圾蟲」 罰款可了事?
疫情令不少市民培養了一個新習慣,就是到郊區消遣。行走山野呼吸新鮮空氣,固然是都市人大樂事,不過隨山徑及郊野公園的人潮漸增,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變本加厲。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周三(27日)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指在今年首四個月,漁護署共檢控60人在效野公園違規亂拋垃圾。然而對比遺留山野的大量垃圾,被檢控的「垃圾蟲們」或許只是冰山一角。
檢控難敵垃圾蟲
山徑不同市區,政府難以經常派員行山監察,守護山野清潔,市民自律仍至為關鍵。可惜不少行山人士仍然忘記「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導致不少山徑布滿垃圾,有時亦見口罩踪跡,相信是疫情期間的熱潮「遺物」。《香港01》5月初報道便指出,大帽山上布滿垃圾,甚至有露營帳幕乃爐具遭人丟棄,部分人更將垃圾攝入石隙,既難以清理亦禍害生態。
行山熱潮為山野帶來不少垃圾,而當局加緊巡邏,亦使漁護署的檢控數字急增,今年1至4月已有60宗亂拋垃圾檢控,僅四個月時間已迫近2019年度92宗的全年「成績」。對比近月行山人次的急增、滿布山野的垃圾可見,60宗的檢控個案或許只能起到警愓作用,問題並不能單靠罰款解決。
加緊執法取締「垃圾蟲」固然重要,但如何在檢控以外再尋出路,也是局方的當務之急。漁護署及康文署可首先從改進宣傳入手,例如在固有的宣傳形式以外,考慮以活動或節日形式在長假期宣傳「山野無痕」,或在熱門山徑起點向行山客派發環保垃圾袋,讓行山客帶走垃圾,以此推動行山新手再遊山徑時可以有所改進。
山徑訂承載上限
考慮到山徑難以執法,單靠宣傳又難迫使行山客遵守規則,漁農署及康文署可研究因應山徑受歡迎程度,為不同山徑設定人數承載上限。因為大部分山徑起點較為偏僻,當局可以交通工具班次限制旅客人數。而當局自家推出的「郊野樂行」亦可在在部分路線遊客過多時,指示市民停止前往熱門山徑。
限制自然區域的遊人人數,在本港其實已有先例,例如米埔自然保護區及濕地公園便有類似做法,分別以許可證及門票形式控制遊人數量。因此若山徑保養情況未如理想,市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未有改善時,局方可為山徑設人數上限,並透過官方通告建議市民轉換路線,減少市民集中某幾條行山路線。
郊野公園以至不同山徑既屬天然資源,如要以收費、發許可等形式限制市民前往,固然是香港市民的一大損失。因此在研究設承載上限前,當局尚可以努力向遊人推介其他難度相約的山徑,分散不同山徑人流,期望疫症行山潮可以讓行山的禮儀普及,山野垃圾堆積的情況可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