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限聚令」是時候完結了嗎?
香港連續第14天無新增本地個案,政府周一(4日)起公務員陸續復工,各項公共服務將會逐步恢復正常,政府櫃枱、註冊及查詢服務重開,而在不違反限聚令的大前提下,各室外運動場、圖書館及博物館等公共設施亦會重新開放。隨本港疫情放緩,市民亦在四日連假重新上街消費。在政府重投運作同時,社會應該怎樣在安全情況下「重啟經濟」,亦成本港防疫關鍵。
條件許可應寛「限聚」
本港連續兩周零本地確診,袁國勇、許樹昌多位醫療專家亦指出可逐步放寛防疫措施。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傳媒表示,認為市民防疫意識開始鬆懈,「限聚令」等措施無法有效執行,是時候重新檢討。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指疫情開始緩和,可逐步放寛防疫措施。
今年3月,政府宣布通過兩條《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新增規例,包括限制聚集人數、食肆食客人數以及關閉多種娛樂場所等,不少餐廳、健身中心、戲院、酒吧的生意大受打擊。雖然政府曾發放補貼,但商戶仍難單靠政府渡過難關。在防疫情況許可的情況下,政府應先讓風險較低的服務及行業重開,並因應疫情放寛「限聚令」,讓停業商戶喘一口氣。
本港零確診期間,政府應該對「限聚令」有所修正,至少也放寬人數規定,避免市民出現「抗疫疲勞」。以月初的勞動節假為例,或許市民受多日的無本地確診鼓舞,假期間市面已人頭湧湧,部門店舖門外甚至大排長龍。假如日後本港再有爆發,隨市民意識減弱,「限聚令」的作用將大不如前。從防疫考慮,政府也可在零確診期間「先留一手」,待必要時候再次出招。
防疫措施須適時調整鬆緊,多種風險較低的活動如佩戴口罩看電影、聽音樂會等理應有放寛空間,而且目前防疫情況理想,政府一方面考慮放寛食肆限制,一方面也應就重開酒吧、健身中心、Party Room等場所做好準備。自疫症以來商業活動停滯,被政府下令關閉營業場所的企業背負巨大的租金、人工壓力,防疫措施的延長將令企業周轉困難。政府須在防疫與經濟之間取得平衡,讓有關場所可以重新營業,以穩定本港經濟,也保障市民就業。
重啟經濟按部就班
疫症突如其來,本港經濟近乎停頓,不少企業資金流出現問題面臨破產,申領綜援的人數大增。羅兵咸永道企業重整服務合伙人蘇文俊向傳媒指出,不排除今年第三季到明年上半年之後會湧現臨時清盤或清盤個案,而近月收到的相關查詢亦有所增加。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也直言對近月裁員潮心驚膽跳,今年3月的本港申請綜援人數按月上升六成,扭轉過往綜援申領人數的下跌趨勢。
經濟下行,市民生活艱難,重啟經濟固然重要。然而疫症關乎公眾健康、醫護安全,防疫所需仍須放在政策首位。誠如袁國勇指出,雖然目前「限聚」有放寛空間,但市民依然要有心理準備,一旦之後再有零星本地個案或群組爆發時,政府仍須再度執行限聚措施,政府必須緊貼本港疫情迅速反應。在防疫與經濟的兩難之間,港人如何逃離「病死」與「餓死」的命運絕對考驗港府智慧,政府需要謹慎應對,避免經濟重啟成為疫症蔓延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