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中心場租過高 推廣文化從何談起?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西九戲曲中心自去年初啟用,使用量似乎不似預期,有西九管理局成員表示與反修例風波、疫情打擊,導致場次取消有關。毋庸置疑,社會事件絕對影響戲曲中心的使用量,但問題癥結始終在於中心場租過高,教不少戲團無力應付。如果戲曲中心的首要目標真的是為本港推動各類中國戲曲發展,政府與西九管理局就不得不正視問題所在。

耗資逾27億的西九文化區的戲曲中心,從規劃、設計到落成屆時十多年,去年1月20日終於開幕。中心樓高8層,主要設施有可容納逾千人的大劇院、具200個座位的茶館劇場,與8間專業排演室及演講廳。截至去年12月,大劇院及茶館劇場共舉辦420場演出,觀眾人次約15萬;另外中心亦舉辦過多場導賞團、講座、工作坊及中樂演奏,分別吸引近8,000人及1.8萬人參與。

大劇院共有逾1000個座位及18個輪椅位,分為堂座及樓座。(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雖然西九管理局暫未提供戲曲中心的收支數據,但觀乎去年表演場數,大戲院與茶館劇場的平均演出場數僅為210場,與如高山劇場般經常「爆場」的劇戲表演場地相比,中心使用量不似預期。西九管理局董事局成員盧偉國表示,受去年反修例及疫情影響,戲曲中心多場演出因而取消,但承認中心在場次方面有發展空間。

場租過高 嚇怕戲班

反修例風波、疫情打擊演出,聽起來頗為合理,但要將使用率未如理想全然歸咎於社會事件,卻非公允。據統計顯示,戲曲中心大戲院自開幕的首三個月(社會風波尚未出現時)使用率僅達31%,其中每月演出場數分別只有10場、12場及6場,此用量既與社會事件無關,更教人質疑業界對中心啟用的取態。

奢華場地無人問津,說到底問題都是在於場租過高。現時租用戲曲中心大劇院九小時基本費用要22,000元,外加總票房收入的百分之八,香港粵劇商會主席杜韋秀明曾直指中心場地「都不是給我們(業界)用」。她表示,租用中心成本動輒達7萬多元,佔戲班總支出40至50%,相比起全日所需費用少於 8,000 元的高山劇場,兩者成本相差幾乎為 10 倍。天價場租不但嚇怕中、小型戲團,即使大型戲班亦大嘆昂貴。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曾直言中心場租「太貴」,即使戲團能負擔大戲院場租,惟亦不會租用中心的排練場地,寧願選擇繼續租用高山劇場作排練之用。

戲曲中心的官方定位為「世界級的平台」,且「致力保存、推廣及發展粵劇及其他類型的中國 傳統戲曲」。誠然,政府與西九管理局銳意打造中心為「殿堂級場地」,主打「高質素」的演出與觀眾,設立一定的使用門檻無可厚非。而且按理而言,中心場地吸引大型戲團使用,理應可起分流作用,騰出其餘政府資助場地空間予中、小型戲班使用。但問題是,中心場租過高,就連大型劇團亦無力負擔,甚至如杜韋秀明所批評,或許只有無商業考慮、且具一定財力的「票友」(即業餘粵劇演出者)才會租用中心演出,變相使世界級場地成為業餘愛好者「過戲癮」的平台,這實與官方願景有所出入。

檢討場租在所難免

更重要的是,要有效保存、推廣及發展戲曲藝術,支持中、小型戲班發展絕對是重中之重,任中心場地再豪華,但佔業界大多數的中、小型戲班卻無法使用,實在難言推廣戲曲發展。據悉業界曾向西九管理局建議,中心場租不宜過高,若稍高於文化中心亦能接受,而且場地應按不同票價的節目調整租金,以及提供年輕新秀粵劇戲班免場租優惠,以扶助業界發展,惟西九管理局解釋在自負盈虧的要求下,須於一年後才檢討場租問題。如今一年過去,中心場租過高已成公論,不受業界歡迎的場地只會形同虛設,更遑論推廣戲曲文化般空泛的理想。政府與西九管理局必須盡快檢討場租問題,不可讓造價昂貴的表演場地荒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