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州疫情下照初選 牽最高法院入黨爭屬不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自於美國大爆發以來,全國經濟及社交活動幾乎陷入停頓,就連持續逾月之初選,各州皆紛紛押後。然而中西部威斯康星州卻獨排眾議,於周二(7日)如期舉行初選。州內第一大城市密爾沃基(Milwaukee)受疫情影響,票站由180個大幅縮減至五個。票站外大排長龍,集體感染風險高。此場面激起輿論反彈,矛頭直指共和黨不惜對簿公堂都要如期選舉,斥其草菅人命,置國民健康於險境。連聯邦最高法院都受牽連,更令選舉公正、法院公平等爭議愈滾愈大。

於疫潮之下,眾多州份已先後將初選押後至6月,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桑德斯直言於疫潮陰霾之下繼續初選極其危險並要求延期,其對手拜登卻一直不置可否,威斯康星州民主共和兩黨早前更共同決定如期舉行選舉,無視外界之廣泛憂慮。及至州內疫情急速惡化,截至周一(6日)已錄得逾2,500宗個案,近百人死亡,民主黨籍州長埃弗斯(Tony Evers)亦不得不改變立場,於周一頒佈行政命令押後初選,僅四小時內卻遭威州最高法院推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入稟要求將缺席選民郵寄投票之限期由投票日延長至4月13日,騰出更多時間予選民投票。本來地區法院裁定民主黨勝訴,共和黨卻不服,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在彈劾審訊期間。(路透社)

最高法院5比4

最高法院結果亦陷入兩黨之爭,共和黨提名之大法官以五票多過民主黨提名之法官的四票,裁定民主黨敗訴,所有郵寄投票郵戳日期須於4月7日投票日或之前,否則視作廢票。最高法院多數派法官判詞強調,判決絕非就是否舉行選舉或其餘因應疫情而引入之改革發表觀點,然而以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為代表之四名自由派大法官認為,此非僅屬狹窄之技術議題,而是數以十萬計威州選民能否於疫潮下安全投票。的確,有破紀錄之至少110萬選民因疫情要求郵寄投票,州政府應接不暇,當中大城市如密爾沃基尤其嚴重,截至周五僅有少於四成選民收到選票,對於城市支持者較多之民主黨而言極為不利。

因此,最高法院之裁決不可避免令人懷疑有否牽涉黨派計算。除民主黨總統提名戰外,當日選舉亦包括威州最高法院共和黨法官加利(Daniel Kelly)面對自由派加路夫斯基(Jill Karofsky)之挑戰,加利因其擁槍權立場受特朗普力撐,更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支持者投票。加上裁決前不久,聯邦眾議院民主黨人提出於年底大選引入郵寄投票以應對不明朗之疫情,遭特朗普極力反對,稱容易製造選舉舞弊。不少論者反指郵寄投票將有助大多為民主黨選民之弱勢群體,及投票日要上班而無法抽身之基層勞工,不利特朗普選情。最高法院對郵寄投票作如此取態,引起不少輿論憂慮最高法院將於大選「重施故技」,助共和黨勝出。

2000年小布殊對戈爾之總統大選,因佛羅里達州問題選票而無法判斷誰人勝選,最終訴諸最高法院。當時保守派法官主導下,法院裁定小布殊勝選,結果惹起各界爭議,指裁決有黨派利益計算。本來美國各級法官不論選舉產生或行政首長提名、立法機關委任,已有一定黨派色彩,而2000年一案揭示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有執掌誰為下任美國總統之權力,更令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大法官任命自80年代起漸為兩黨角力場,2000年後情況更甚。2005年羅伯茨(John Roberts)之任命,參議院聽證會共發問231次,打破以往紀錄。2016年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去世,奧巴馬欲提名加蘭(Merrick Garland)接任,遭共和黨人極力阻撓。2017年特朗普提名卡瓦諾(Brett Kavanaugh),但後者爆出性侵醜聞,於聽證會上遭質問破天荒之1,278次。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最高法院,其威信與中立愈來愈受到質疑。(路透社)

行政部門應及早籌謀

在此背景下,最高法院逐漸令人覺得為一黨所把持之工具,公信力因而拾級而下,稍有政治爭議之案件一旦上訴至最高法院,勢必惹起全國輿論關注,不論最終裁決為何,勢必有一方感不滿,法院陷入日益激烈之黨爭困局愈加明顯。為此不少評論提出改革最高法院,例如改組法院擴大法官人數、加入中間派法官及客席法官、廢除終身制讓每任總統有平均機會提名法官、輪流審案以增加隨機性等諸多建議,皆是以改變最高法院過於傾斜一方並去政治化,令公眾重拾對法院信心。

然而種種建議皆似乎未觸及法院本身角色之重心,即法院是否應就如此經常涉黨派利益之爭議表態。例如此次威斯康星州選舉之郵寄投票案,若如最高法院多數派法官所言,裁決僅涉及4月7日及4月13日之技術層面爭議,又何需驚動手執國家最終法律天秤之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表態?此事本來為地方政府行政細節,行政部門早應籌劃應變方案,要訴諸最高法院干預及代為決策,明顯為僭越政府施政之越俎代庖行為。政客因黨爭而貿然興訟把法院扯入政治之無底深潭本為不智,而自斯卡利亞及湯瑪斯(Clarence Thomas)為首之法官極欲於國家及憲制上加諸其保守派影響,亦令法院更成政治鬥爭場所。政治問題本便應由政治解決,法院若趟政治這趟渾水,最終也只會令自己滿身污泥,令法院公信力日益受損,此危機除美國外,法院漸受政治鬥爭波及的香港亦應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