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潭3日2意外 行山安全響警號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大埔新娘潭三日內發生第二宗墮崖意外,釀成一死一命危。上周五(2月28日),一名35歲行山人士疑攀出矮欄沿山路前進,誤踏碎石失足從瀑布頂墮下重傷,送院後情況危殆。周日(3月1日)一名60歲男子則在新娘潭路仙散石澗失足,從30至40米高處墮下,經搶救後最終不治。

行山避疫注意安全

近日市民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紛紛上山避疫,行山人數急升,也使山徑意外引起市民關注。資深攀石、山藝及冰攀教練梁念豪指出,仙散石澗屬熱門郊遊路線,一帶路段不算困難,不過石澗環境較為陰森,加上最近山澗乾涸,岩石表面長有青苔,稍一不慎容易失足跣倒。而且山頂、瀑布等美景不時成為市民「打卡」熱點,照片雖美,但若因拍照發生意外絕對得不償失。

行山郊遊本是樂事,沒有人希望發生意外,市民行山最重要注意安全。例如在出發行山前,應先行了解行山徑的難度是否適合自己。市民可以利用漁農自然護理署「郊野樂行」應用程式,或在康文署「行山樂」網站上尋找適合自己興趣、體能的路線。近期初嚐行山樂的市民,也應在郊野樂行等網站,先行了解行山時的注意事項,並制定周詳行山計劃,事先上網了解路線,作好萬全準備。而在行山期間也應遵從沿路指示牌或警告牌,並保持警覺判斷路線是否安全,力免意外發生。

周日(3月1日)一名60歲男子則在新娘潭路仙散石澗失足,從30至40米高處墮下,經搶救後最終不治。(資料圖片/陳諾希攝)

更新程式協助市民

因疫情發展,上山避疫的市民人數逐漸增加,康文署、漁護署其實可以合作回應市民需求,向市民推廣行山知識。不僅是要保護山野,自己垃圾自己帶走,署方也應讓市民掌握應有的山徑安全意識,避免意外發生。

今次涉事的仙散石澗屬中等難度,在部分行山網站上多被標為「3星」的中等水平,意外未必能與山徑難度拉上關係。但在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樂行」程式,以及「行山樂」網站內,皆未有詳細介紹仙散石澗,若根據業內人士指有關路線屬熱門的說法,政府網站資訊確實有增補空間。署方可與專業行山人士合作,在諮詢業界意見後,加緊更新路線資訊。甚至署方在路線資料上,應附上與安全相關的注意事項,若山徑若途經山澗、瀑布,或路線有較多碎石,可以透過應用程式告知市民。程式更可與天文台合作,在出發前告知市民該路段天氣情況,或過去數天曾否下雨,再由市民衡量風險。

回想當年,十七年前本港亦曾因沙士(SARS)疫情突襲帶來一輪行山熱潮。隨科技發展,兩個時代不可同日而語,市民行山時固然有責任自己保障安全,但政府可透過資訊科技助市民一把,為山徑安全行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