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惠寧的一封信改變了什麼?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原定周四(20日)舉行茶聚,與港區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交流,唯因新型肺炎疫情而取消,他改以公開形式向港區人大和政協發信,以信心、愛心及齊心三個「心」論抗疫,並批評有少數人企圖在疫情期間操弄政治以製造對立圖謀利益。駱惠寧將信件公開,使中聯辦的核心「聯絡」工作更為透明,創下中聯辦先河。單從這封信函已可見,上任不足兩個月的駱惠寧言行與以往的中聯辦主任大有分別。

中聯辦公開透明的第一步

先不論信件內容如何,駱惠寧將信件公開,大大加強了中聯辦「聯絡」工作的透明程度,讓港人更了解中聯辦這個一直披着神秘外衣的機構的工作。中聯辦是「聯絡辦公室

」,其最核心的工作自然是「聯絡」。然而,絕大部分的香港市民一直對中聯辦到底「聯絡」誰,「聯絡」些什麼沒有概念。中聯辦的工作內容大部分不公開,甚至到回歸了二十年,才在2018年舉行第一個公眾開放日。加上中聯辦過往一向跟建制派政客、大商家打交道,少與其他政黨和普羅大眾交流,給予港人負面觀感,視其為利益輸送的機構。

駱惠寧日前到訪多間在港的中資企業探訪員工,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市場供應、金融紓困及風險防範等工作,外界普遍認為他反應迅速。(中聯辦圖片)

駱惠寧這封公開信雖然只是一小步,但傳遞了正面改變的訊息,讓人覺得他願意將中聯辦的工作變得更透明,更能向香港民眾負責,令普羅大眾知道中聯辦這個葫蘆到底賣的是什麼藥。這一舉措如能持之以恒,可以消除外間一些負面傳聞,讓中聯辦的工作獲得更客觀的評價,也能讓香港市民更加直接了解到國家機構在港到底進行着什麼「政治任務」。

港區人大要向公眾更透明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於公開信是寫給港區人大和政協。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理應是代表港人向中央發表意見,乃香港社會與中央溝通的重要渠道。港人理應多花時間去了解這些代表到底做了什麼,然而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的工作卻又不透明,甚至連開會也跑到深圳,而不是在香港進行。港人即便欲了解,也無從入手。大部分港人恐怕數不出誰是港區人大代表或政協、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更莫論是否知道他們真的代表自己們發了聲。

駱惠寧日前向港區人大、政協發信,以信心、愛心及齊心三個「心」談抗疫。(資料圖片)

就跟增加中聯辦的透明性一樣,人大代表和政協未來也必須增加工作的透明性,讓港人可以了解他們的工作,知道如何可以向他們表達意見。駱惠寧這封公開信,可謂以身作則示範了聯絡工作向公眾透明的重要性。

香港當下要務乃團結

駱惠寧信件內容想要傳達的信息顯然是希望香港社會團結一致,而非繼續對抗撕裂。信件以「同舟之情,攜手走過崎嶇」為題,這除了是強調陸港之間的「同舟」,也是說港人之間的同舟。他提出要以信心、愛心及齊心抗疫,在談論第三個「心」——齊心時,他公開譴責醫護罷工等是乘人之危製造對立,但他並非以高高在上的官腔斥罵,而是就事論事,強調對抗疫症時社會可各抒己見,但應符合科學理性和社會整體利益。由這個細節也可看出他的政治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