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市民不滿防疫工作 林鄭須重建公信力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民意研究所上周發布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俗稱「武漢肺炎」) 的專題調查研究。調查以屋邨和屋苑等小社區為分析單位,訪問「香港市民代表組群」(即電話隨機訪問的市民,下稱代表組群)及「香港市民自結組群」(即網上招募參加者,下稱自結組群)成員,了解12歲以及上的市民對疫情及政府措施的意見。

與坊間的主要輿論基調相符,調查總體反映出市民不滿肺炎的恐懼和政府防疫工作。值得留意的是,調查數據顯示,隨著調查人員的年齡增長,擔心感染武漢肺炎的程度漸次降低。調查顯示,12-29歲受訪者中比例最高的是非常擔心與中等擔心;而30-39歲中則以中等擔心和輕微擔心為主;及至40歲以上,則以輕微擔心為主。這可能與年輕人更早在網路上接觸有關資訊,以及接觸的資訊更廣有關。

政府可針對地推廣防疫

然而防疫工作需要全民參與才會真正奏效,而並非只是年輕人的事。因此,一則年輕市民要多與家中父母輩及長者溝通,二則政府要明晰相關防疫資訊的重點宣傳對象,及根據對象的年齡選擇更合適的資訊投放渠道。

不少人批評政府防疫不力,導致市民陷入口罩荒。(政府新聞處)

坊間對政府的防疫措施不力一直怨聲載道。此次的採訪數據無疑將這種不滿具象化,以便政府尋根問底。數據顯示,兩組均只有7%與8%的受訪者對政府的防疫措施表示滿意,而表達不滿的則高達76%與84%。市民對政府的不滿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為不作為,二為不聽民意。除了上文所述,政府沒有對疫情資訊進行相關調查,明晰宣傳重點外,政府在其他方面也多為人詬病。比如相較於台灣和澳門對穩定口罩供應的迅速反映,港府的遲緩及死板,讓口罩採購失敗,導致調查顯示,所有年齡層均只有不到五成的受訪者有超過一個月的口罩存量。其中,更有近三成人口罩存量在三星期以下。香港政府前期的不作為讓香港市民陷入口罩荒,亦增加了對疫情的恐慌情緒。

又比如,此次調查顯示兩組受訪者均有逾七成比例認同全面封關以效防止武漢肺炎的傳入。而即便在武漢肺炎已傳入,香港出現更多本地感染個案的當下,兩組也分別有66%與72%的受訪者依然認為現時執行封關依然有意義。而林鄭由始至終拒絕多數人的意見,自然民怨沸騰。這並不是說政府必須無條件地遵從多數人的意見,而是對於多數人的意見政府必須予以重視與溝通。然而林鄭在封關一事上,未能有效緩解民眾心中的疑慮,予人迴避甚至曲解市民的訴求之感,因而失去了領導社會輿論的能力,令往後的防疫權威也大打折扣。

有市民要求「全面封關」。(余睿菁攝)

防疫工作路仍遙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武漢肺炎防範一事中,居廟堂之高的林鄭力有不逮,社會的防疫落在了處江湖之遠的商界、社會團體上。林鄭月娥口罩招標失敗後,多個團體卻為社會拉來醫療物資。香港眾志早前從美國購入10萬個口罩,並於17日再宣布購入120萬個口罩抵港。繼捐資1億港元支援武漢醫護後,李嘉誠基金會在全球搜購口罩和防護物資,同樣於17日向13個社福機構及6間長者院舍派送共25萬口罩,並按醫管局統籌向醫護前線送上防護衣及口罩。

林鄭是否要放任這種政府失效,民間自救的情形?鍾南山稱肺炎或延續至4月才能結束,亦有德國哥廷根大學(Gottingen University)學者使用「SIR模型」模擬稱疫情或至少蔓延至5月。亦即是說,超過一半的香港市民仍有至少長達1至2月的口罩缺口。因此,林鄭必須抓住這一機會,盡力解決包括口罩匱乏在內的防疫漏洞,重建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