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塵土 「遺體堆肥」或成綠色殯葬新方法
美國華盛頓州去年通過「遺體堆肥」(human composting)後,英國近日亦有報導稱,當地支持遺體堆肥作為替代火葬的需求有增無減。反觀本港在推廣綠色殯葬時,則主要集中於處理骨灰的方法。隨着的科技日漸成熟,本港又有否空間引進遺體堆肥,讓先人回歸自然?
華盛頓州去年5月通過法案,成為繼瑞典後又一將遺體堆肥合法化的地區,並預料新型綠色殯葬將於明年投入服務。遺體堆肥本為生物分解概念,是將遺體放入載有苜蓿、木屑和稻草的密閉容器,讓微生物和細菌在特定的濕度和溫度下發揮作用,將遺體分解成有機的「混合肥料」。遺體堆肥公司會待約一個月後,將肥料交給逝者家人作種植用途。
並非所有人都適用堆肥?
遺體堆肥的支持者認為,新技術不但能回報大自然的養育之恩,對環境的破壞性亦比火化或傳統土葬為少。據華盛頓州立大學Lynne Carpenter-Boggs教授的研究指出,六個自願參與遺體堆肥的實驗結果顯示,相較傳統的安葬方式,每個參與有機堆肥的遺體,其能源使用不但只有火化八分之一,同時亦可減省一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這種看似大有可為的技術,仍有不少讓人卻步之處。首先在費用方面,遺體堆肥所花的費用(約5,500美元)雖較傳統土葬(約7,000美元)為少,但卻遠較火葬所須的1,000美金為高;其次,儘管公司和研究人員強調遺體分解後不會產生任何異味,且能達到病菌和金屬的安全標準,惟好些病原體,如炭疽菌,卻能在存活在泥土中,故並非任何遺體都適用於堆肥。
香港綠色殯葬的局限
反觀港府推廣綠色殯葬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在食環署公營骨灰安置所內設置紀念花園,供孝子賢孫撒放先人骨灰;另一則是使用食環署提供的免費渡輪服務,到塔門以東、東龍洲以東及西博寮海峽以南三個指定海域撒放骨灰。雖說本港屬華人文化圈,傳統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故以土葬方式處理遺體才能「入土為安」,但由於本港骨灰龕位和墓地長年供不應求,近年選用綠色殯葬的數字亦有上升的趨勢。
據食環署資料,當局在2017年處理的綠色殯葬宗數,佔全港死亡總人數約12.9%,雖然不算是主流形式,但相較2010年的4.6%亦有顯着增幅,故遺體堆肥未必難以移植至本港。殯葬乃社會禮俗,即便本港面對嚴重的土地短缺,短期內恐也難以改變民眾觀念和宗教習俗。話雖如此,既然港府有意將綠色殯葬推而廣之,現階段就遺體堆肥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繫和討論,亦不失為是給予民眾多一個選擇的前沿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