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社區傳播現苖頭 慎防「淘大2.0」
新型肺炎持續肆虐,本港近日確診為本地感染的個案增多,至少四宗個案未有明顯病源。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社區內很可能有隱性傳播鏈,甚至不排除會有大型傳播。本港疫情社區爆發的危機漸現,且早前確診的39歲患者周二(4日)離世,更使同住同一幢大廈的黃埔花園居民人人自危。政府必須從速撲熄社區爆發的火苖,檢視多名確診患者住處的傳播危機,並紓解當區居民的恐懼情緒。
檢視相關大廈設計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周日(2日)指出,澳門及內地有多名患者的糞便樣本對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武漢肺炎有機會與SARS一樣能夠透過糞便傳播。2003年SARS在淘大花園爆發,時任世界環境衛生調查小組組長Heinz Feldmann發表調查結果,指淘大花園E座的不尋常爆發可能與浴室抽氣扇的設計相關,飛沫有機會將浴室內的飛抹帶到天井,或者從有裂縫的排污渠處抽進浴室,導致相隔數層的住戶感染病毒。
當時淘大花園浴室的U型渠設計,亦被指與病毒傳播有關。U型渠必須長期保持有水,以阻隔臭味以及昆蟲通過水管。不過因為淘大花園的廁所屬乾廁設計,一般不會倒水清理,導致地渠的U型聚水器乾涸,失去原有的阻隔功效,甚至會令其他單位的臭味倒灌屋內。
為防止武漢肺炎同樣在大廈內蔓延,衛生署應在整合確診人士居所資料後,聯同建築署合作跟進。署方應仔細研究確診人士所居大廈的建築圖則,或者在保護充足情況下進入單位檢查,實地了解除U型聚水器外,住戶之間是否有其他潛在傳播渠道,例如窗戶、天井、排污管道、升降機等。一旦發現建築設計有可能幫助病毒傳播,衛生署應緊急聯絡大廈住戶及早阻截、改善,甚至將高危單位的住戶遷離並隔離觀察,從確診患者的居所開始遏止社區傳播。
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更特別提醒,在密閉空間裏,電梯是武漢肺炎病毒感染的最高危場所。衛生署在檢視大廈衛生情況時,需要特別注意升降機的內部衛生及按鈕板的消毒情況。曾出現確診個案的大廈,衛生署亦應邀請機電工程署合作檢視升降機通風系統,以了解通風情況是否足以防疫。
住客擔憂應獲正視
衛生署在掃除患者大廈的潛在危機同時,也應注意到疫情之中更須照顧的是人。周二本港出現首宗死亡個案後,不少與該名39歲患者及同樣確診的母親居於同一座大廈的住客皆感到擔心。有同座住客向傳媒表示,自己曾致電衛生署數次但皆不獲回覆,就此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僅解釋有職員會接聽電話,否則電話會有留言信箱。住客對大廈衛生安全的擔憂,必須有渠道申訴或求助。
現時衛生署已為接受家居檢疫安排人士開設專線,隨時提供支援或按需要送院診治。然而在衛生署公布「過去14天內確診個案曾經逗留過的建築物」後,衛生署仍須照顧其他在所列大廈居住的居民感受。衛生署可以開設專線接受同座居民即時查詢,迅速解答居民疑問,或者由衛生署官員親身會見住客。而對於懷疑個案,衛生署亦可以將懷疑個案的診斷結果盡快告知大廈住戶。雖然病情涉及個人私隱,但公布檢測結果,乃合情理及有其需要。
而因疫情提心吊膽的更不限於住戶,一直在樓宇內工作的清潔工人以及保安,衛生署皆要提供足夠支援。例如在防疫物資不足的情況下,衛生署應致力為有關居處的員工提供充足消毒用品、手套、口罩等。前線員工每日接觸大量住客,一旦員工不幸染病,將會是住戶衛生安全的一大危機。衛生署有責任確保他們免於疫情威脅,防止疫症於大廈爆發。
疫情發展未明,市民不安屬人之常情,衛生署不止要迅速回應市民,就此更應多行一步,主動與居民保持聯繫。例如可以由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公司,以至區議員作為衛生署與居民的溝通橋樑,請其代為轉發或執行署方的衛生防護措施。而社區防疫有賴港人共同合作,對於市民的不滿以及擔憂,衛生處更應虛心聆聽、接受市民意見,與地區的業主立案法團以及區議員商討辦法,共同減少居民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