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開支未足 財爺應推動產業改革開源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財政預算案將於下月公布,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方面承諾擴張財政支出,支撐本地經濟利民紓困,一方面仍然忌憚增加經常性開支,反映司長未肯放棄守財奴角色,亦未能帶領香港尋覓經濟新增長點,走出困局。

陳茂波在周日(19日)發表的網誌重申,由於人口高齡化迅速,及政府提升公共服務的質素,近十年的經常開支遠高於收入增幅。按此趨勢,公共財政將出現結構性赤字,社會不容易負擔。因此,他不同意全民派錢之類的措施。字裏行間,陳茂波對於民生福祉的立場諸多避忌,害怕儲備迅速枯竭,而且偏好以短期措施應付經濟起伏,缺乏長遠目光。

開支增幅遠高於收入增幅?

網誌強調「最近十年政府的經常開支增幅很大,而且遠高於收入的增幅」,惟未有明確指出收入是經營收入還是政府收入。經營收入包括稅收、差餉、政府收費、土地基金的投資收入等,若以此計算,由2009/10至2019/20預算年度,累計增幅為77.7%,同期經常開支累計增幅為99.4%,兩者差異有擴大之勢,加上今年度新增紓困措施,亦擴大經常開支。

政府收入則加上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等非經營收入,若以此計算,由2009/10至2019/20預算年度,累計增幅為96.6%,略較同期經常開支累計增幅為低。而且2009/10至2018/19年度的累計收入增幅均高於經常開支,直至2019/20年度才落後。

即使接受政府說法,過去十年的經常支出的累積增幅跑贏政府收入的累積增幅,也不代表政府應該緊縮民生開支。第一,過往政府開支過份節制,錯過早日投放資源紓緩社會問題的時機,積累各項社會問題。第二,儲備從2003/04年度起至2018/19年度一直增加,足以應付新增開支。

政府有責任善用公共財政,不能為挽救民望,隨便「開倉派米」。不過,對於必要的民生開支,陳茂波須承擔責任,而非視為財政「負擔」,奢望由「對財政可持續性的長遠影響相對較小」的「一次性非經常開支」應付。再者,過往十餘年政府推出多項短期紓困措施,諸如多發津貼、補助、寬免公屋租金、差餉等,作用已接近恆常措施。為了令民生福利措施更穩定,政府更容易預算,「一次性」措施更宜過渡成經常開支。

正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同日在網誌強調,決意由十項改善民生制度措施「處理社會深層次矛盾」,同坐一船的陳茂波若要勝出「扶貧攻堅戰」,就應更積極改革再分配和安老政策,例如支持徹底落實全民退休保障,避免長者貧窮情況惡化,累積社會矛盾。

籌劃增長引撆 從源頭救活香港

財政司司長擔憂長遠財政,誠然態度正確,但陳茂波更應該做的,是引領香港找出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除了責無旁貸,須帶動優勢產業去蕪存菁,香港更亟需一場產業結構改革,重塑經濟面貌,一方面製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政府提供穩定財政來源。

金融及相關專業服務是香港支柱產業,要鞏固優勢。與此同時,本地的醫療和科研質素不俗,大有條件帶動香港發展。我們不是期望醫療和科技產業在一時三刻成救命丹,而是要長遠部署發展。香港的科研商品化步伐緩慢,法例不合時宜,租金和生活開支昂貴,窒礙創新科技發展,亦窒礙香港重振工業。至於醫療,本地技術和服務質素甚有名聲,但業界單為照顧本地病人已經分身不暇,不能貿然把之產業化。政府宜先固本培元,積極為醫療科技界別解決問題,再大力推動業界。

周一(1月20日)穆迪降香港評級,歸咎於政府應對反修例示威不力。個別評級機構的觀察固然非全面,但至少應該提醒了政府,修例風波衍生的政治僵局和街頭衝突仍未解決。要令本地和外地人重拾香港信心,安心在香港發展,林鄭政府要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