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去了「獨立」與「自由」的復旦大學
周二(12月17日),中國教育部公布批准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校章條款修改。其中,復旦校友對比舊版章程,指出新版刪改了與「思想自由」、「獨立」等表述,引起反響不小。
校章修訂不少,當中較為人關注的如刪去序言第二段中的「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其校歌所傳頌的……思想自由……強調以學術精神滋養師生,堅守價值,治學嚴謹,為學有恒」,第四條中的「師生治學、民主管理」。第六條「師生依法獨立自主開展學術研究」改為「鼓勵師生依法自主開展學術研究」,第八條「獨立自主辦學」也修改為「自主辦學」。
復旦大學的開端
修訂公布後,復旦大學部分師生關注,包括在學校食堂高唱校歌表達不滿。以復旦之歷史及傳承精神來說,「獨立」與「自由」等字句被刪改而引起反響,可謂自然之事。法國天主教會1903年在上海創辦震旦學院,兩年後校長馬相伯因不滿教會之干涉,與130名學生憤然另立復旦公學,自行籌措資金及借臨時校舍。可以說,復旦大學的開端是為了免除干預,追求學術獨立。
復旦獨立之風近年仍見。復旦大學於2014年以「學校黨政領導不參加學術委員會」的條旨,將校長等領導權力限制排除在學術委員會成員之外,獲內地媒體讚揚其追求「學術獨立、思想自由」,形容是一種創新精神。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從更寬闊的角度看,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早已成中國知識分子共認之理念。曾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主張教育應當「超軼於政治」,1922年初更發表《教育獨立議》,認為政黨追求近功,容易使教育政策隨政黨更迭而變化,教會亦信守教義,妨礙信仰和思想自由。蔡元培之見得到教育界和應,胡適便認同文化教育應在政黨和宗教之上,贊成教育獨立。
國學大師陳寅恪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宗旨,此語既寫給王國維的墓誌銘,也刻在陳寅恪之墓碑上。短短十字,不僅是後世對王陳二人的評價,更濃縮了清末民初以來知識分子的信念。復旦校歌一句「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背後反映過去一世紀,此等理念已塑造知識分子對大學的期許。
「大學教員所發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宗教或政黨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學者之牽制。苟其確有所見,而言之成理,則雖在一校中,兩相反對之學說,不妨同時並行,而一任學生之比較選擇,此大學之所以為大也。」——蔡元培在《教育大辭書》編寫的「大學教育」詞條
楚王與趙太后
復旦大學近日刪改章程中「思想自由」、「獨立」等表述,即或可能出於校方個別考慮,但師生也很容易聯想到會否與政治氣氛相關。而學校修章須由官方批准,也自然令人擔心社會是否已現「寧左勿右」之風,以至出現這種不切實際、政治姿態居多的做法。
在官場環境,下級官員過猶不及的現象並不鮮見,正如上星期內地公安一刀切地拒絕和理非的香港區議員周偉雄入境,短期看來為最保險及省時,但長遠而言卻會加深兩地隔閡。又正如內地社會呼籲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有地方管理公司卻操作為「聖誕期間禁止所有一切慶祝活動,包括宣傳及相關的裝飾品」。
回看復旦爭議,何謂思想自由,何謂獨立之精神,當然值得及需要深刻反思。此等理念若因意識形態而流於口號,亦可以弄巧成拙,成為另一種成見。但若然校方或相關單位只因為社會氣氛,迫不及待刪去與「獨立」、「自由」有關的字句,聊作政治姿態,便為不智。「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個故事不僅講述了在位者的影響力,也在批判奉承之風,告誡人要如何更理性而務實地處事。而歷史除了「楚王好細腰」的教訓,還留下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展示出如何勇氣和智慧並存,理性地進諫。
清末以降,中國經歷波折重重。先輩高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但是個人終其一生的追求,也是為了培養國之棟樑,育文化思想傳承之才,達到「文化不亡則民族終不會亡」的目的。大學教育需要更有智慧,擺脫各方面的意識形態及成見,方能培養夠辨是非黑白之才,做到復旦校歌所吟唱的「日月光華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