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以鬥爭思維看待區議會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區議會選舉告一段落,非建制陣營之大勝可謂史無前例。毋庸置疑,今屆區選受政治氣氛影響,不少選民以投票作政治表態。非建制派若然自滿,甚至以為主導了17個區議會便了不起,這是他們錯誤理解區議員的角色,社會有必要給予提醒。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以鬥爭思維研判形勢,認為反對派圖藉區選「奪權」,對選舉結果上綱上線。這種看法只會是另一種的政治化及扭曲區議會,甚至無助修補撕裂社會。

區議會選舉後,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接受《環球時報》訪問,直言反對派會將所掌握的區議會打造成一個與港府展開政治鬥爭的平台,並藉將自己打落成「民意代理人」,以更強烈逼迫政府回應訴求。說到尾,劉兆佳認為反對派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區議會奪取特區管治權。

劉兆佳指,反對派圖藉聯選大勝「奪權」。(資料圖片/林若勤攝)

區選政治化 泛民在奪權?

誠然,今屆區選中政治表態氣氛濃厚,修例風波的爆發,導致市民對整個建制聯盟的憤恨達致前所未有的高點,區議會選舉自然成為他們宣洩不滿的渠道之一,有更多市民運用其投票權利,甚至直接以政治素人身份參選,為的正是「懲罰」建制派過去的政治取態,甚或其庸碌無能。

選民受政治風氛主導,多於考慮候選人的議政能力、政綱等質素,固然並不理想。但區選總算讓民意在體制之內反映,合乎和平、理性等大原則,勝於示威者長期以激烈抗爭、甚至浴血街頭。而選舉結果亦清晰反映市民對政府、建制政黨的不滿,在位者無法再嗤之以鼻,必須反省一己表現,回應民情。向好方面看,這讓社會能重回體制及理性基礎,盡早展開改革,而非再耗費時間在街頭暴力。

然而選民視區選如一次政治表態,並不代表區議會將成為政治鬥爭的戰場。一方面,我們必須提醒非建制派的當選人,他們未來四年必須在社區中深耕細作,認識社區發展,維持他們服務社區的熱忱。若然只在區議會推動政治議題,卻忽略民生工作,這絕對非選民所願,亦會令他們重蹈覆轍,在四年後被唾棄。另一方面,社會也不能簡單將他們扣上「政治鬥爭」的帽子,忽略當選人在區政工作上的抱負,將區議會帶進泛政治化的泥濘。

更何況,選民即使給非建制派一票,也不代表支持政治鬥爭。一來,選民對建制政黨感到不滿,除了因他們在政治上甘願流於附庸,也因為部分區議員在過往區政工作上顯得馬虎有關。二來,不少選民並非「票投民主派」,而只是「不投建制派」。即使在選舉日前夕,也有人呼籲投白票,甚至票投建制派,以杯葛傳統泛民政黨。可見選民也有相當的智慧,並不要徒有政治姿態的投機者。任何當選人若然以為可挾民意大搞政治鬥爭,只會是不智之舉。

區議會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建制派陣營重挫已成定局。(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善用議會吸納政治聲音

區選結果無疑令建制派及政府支持者失望,但其始終為民意所在,各界理應尊重結果。從積極的層面看,民意以選舉及議會方式呈現,有助政府聆聽民意,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像劉兆佳般所指,政府可以漠視區議會的意見,強行通過政策,這種鬥爭心態容易製造另一次民怨爆發。

對於區選結果,我們不應以消極態度輸打贏要,更不應以鬥爭心態對待。前任特首梁振英早已向社會展示,鬥爭思維只會加強對立、撕裂,社會只會因而不斷空轉,對香港實無好處可言。建制陣營與其諉過他人,甚至對選舉結果上綱上線,倒不如認真審視問題所在,從速作出改善以回應社會期望。不論非建制派或政府支持者,各界更要監督當選者履行其議政責任,讓區議會由以往的「雞肋」蛻變成真正能完善區政治理之地區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