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煙四起 健康憂慮怎麼辦?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反修例示威至今,警方頻密使用催淚彈驅散群眾。至11月中旬,警方已發射的催淚彈已上萬發,令多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在其陰霾之中,憂慮健康問題。

上周二中大示威者與警方攻防戰後,網上出現校園不少鳥雀死亡的圖片,懷疑是警方頻密射發逾2000枚催淚彈所致。北區在11月11日至15日連續發放多枚催淚彈後,有街坊於16日早上11時半在紙皮上貼上「我哋唔需要催淚放題」及「請還北區居民無毒空氣與食物」的標語。有化學專家亦公開指出,催淚彈會釋放二噁英,對人體健康損害可以很大。事實上,亦有區議會候選人聲稱,不少家長指出,幼稚園或小學子女走在街上感到刺鼻、咳嗽,有人流淚流汗時皮膚感灼熱刺痛,擔心催淚彈或帶來健康風險。

警方在彌頓道施放大量催淚彈,令附近居民、途人避無可避。(黃偉倫攝)

食衛局不能怠政

毋庸置疑,警方在驅散示威者時,有需要以包括催淚煙在內的各種手法。然而,公眾恐慌亦不容忽視,食衛局等政府部門不能怠政。隨催淚彈施放得愈來愈多,市民逐漸將矛盾指向食物及衛生局。連月來,社會要求當局回應催淚彈成份為何、接觸後有何影響、應如何處理等問題。然而自6月12日警方開始發射催淚彈後,局長陳肇始直到11月5日才答應公眾的請求,並於11月7日公布有關資訊,然而這些資訊過於粗疏,未能讓公眾安心。

比如,局長陳肇始公布的資訊中未能掌握催淚彈的成份。而相關建議僅僅是聊勝於無,例如建議市民儘快離開有催淚煙的地方。然而警方施放催淚彈的位置往往未能避免是民居集中地,讓市民如何離開,躲往何處呢?所以食物及衞生局可以說至今仍未能很好的處理公眾面對催淚煙的恐慌和困窘。

有人檢拾催淚彈並放在箱內。大量的催淚煙令市民的健康成疑。(賴雯心攝)

可安排專家檢測

網上不少專家學者、或者一些自媒體人對催淚彈成份的剖析,側面反映出政府部門不夠積極,公眾只能倚靠這些渠道獲取信息。實際上不食物及衛生局的缺席,其他政府部門也存在類似問題。環境保護署未公布十月以來二噁英數據亦惹來公眾疑慮,促法網民自製「香港催淚彈地圖」剖析不同地區的「二噁英」濃度,讓各區居民了解自己的處境做出相關安排。

然而,公眾自發的力量始終有限。比如一些被污染蔬果、食物如何安排。居住在較常施放催淚煙區域的居民能否獲得政府資助的相關檢測。一些高濃度地區的民居,若想要採購空氣淨化機,政府會否考慮有相關的補助等。這些都是政府需要面對、解決的當下特殊情況中的實際民生問題。

以中大為例,校方已着手聯絡獨立認可實驗室,盡快檢測二號橋附近區域的空氣質素,以保障所有員工安全。對於頻密施放催淚煙、空氣不流通的位置,當局亦可考慮安排人手實地檢測,令附近居民安心。

城市「催」煙四起,政府必須關注市民健康。(黃偉倫攝)

政府必須意識到,平息社會騷亂雖是要務,卻不是唯一的任務。如今催淚煙的發放煙已經影響到了不少居民的日常生活。相關部門倘若繼續缺席,一則只會令市民更憂慮,甚至會轉向網上真假難辨的信息;二則使民生陷入困頓。政府部門絕不能再躲在催淚煙後,對此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