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投資 只是21世紀的「何不食肉糜」?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嶺南大學一項研究從受訪者的理財風險承擔能力角度再一次印證了這理論。然而,這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我們該怎樣對症下藥、切中要害?

高風險高收益 投資拉大差距

嶺南大學研究生院2018年9月抽查六間中學,共330名家庭經濟能力較差的中學生,發現七成受訪學生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未必願意承受最大的風險以爭取更有利的回報。負責研究的嶺大研究助理教授朱岳峰指出,家庭經濟能力較差的青少年,風險承擔能力更弱,更傾向選擇低風險決策。然而,高風險高收益,因此家庭財富背景帶來的風險承擔能力差異,也是貧富差距拉大的助力之一。

對於這調查結果,朱岳峰建議政府教育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包括改革中學教育,加入與理財相關的實務學習和實踐機會,例如模擬投資等的工作坊,令基層青少年盡早了解社會運行規則,以建立正面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增強自信,改善對未來投資路向及看法。

錢揾錢,進一步拉開貧富差距。

寒門投資難 巧婦難為無米炊

的確,在資本社會,「錢滾錢」是財富創造途徑。因此增加相關的培訓和知識及提高風險承擔能力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投資知識和技巧或能提高投資的信心,但不能提高承擔風險的能力。

大部門寒門子弟不敢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之道,更重要的原因正是缺乏承擔風險的能力。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投資。即便投資失敗的風險已經被控制在了10%,這10%的失敗對不同家境同學的意義依然是不一樣的。對家境較好的同學,或許失敗只是失去了一筆小錢,權當練習;但對家境較差的同學,投資失利或許意味着家庭大部分財富支撐的喪失。因此即便同樣地只有10%的失敗率,不同家庭同學投資的動力和勇氣也不一樣。

其次,即便政府設置課程,不同家庭同學能夠獲取的有利於投資的信息和資訊也有別。優越的家庭背景不僅能提供投資的本金、容許失敗的後盾、更能傳遞軟資源,包括家庭社交的人脈、經驗、以及較獨家的資訊。而這些都會在學校的課程外,影響不同家庭背景青年投資的動力和底氣。

錢揾錢的前提是——先有錢。

更不要提以上論述忽略了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本金。即便香港青年對投資策略有了一定的掌握,更有信心進行投資理財。但若果家庭窘迫,囊中羞澀,即便有意識、有策略,也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因此,增加學校投資教育和實踐機會雖然有用,但未必能起到決定性影響。相反,對於經濟基礎較差的青年,我們的社會有否提供足夠的機會讓他們發揮,例如嘗試創業?要有相應的支援,增加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解決貧富懸殊之問題。否則,寒門投資,只能淪為理論知識豐富的「紙上談兵」。

社會支援措施的失焦

香港社會幫助青年人投資的輔助項目並不多。其中主要集中在創業方面。2002年,非牟利機構香港青年協會始為青年提供創業教育及培訓,並於2005年率先推出一站式創業支援項目「香港青年創業計畫」。2011年,兩位八十後創業家於 Facebook 設立「青年創業軍」群組,建立了一個相互幫助的青年創業家社群平台,該平台於2016年10月正式轉為商業模式。林鄭政府上台後為加大力度支持青年,推出共享空間和創業基金等。而即便是集中在創業上,扶持項目的數量和力度都仍有不少進步空間。

租戶可於共享空間休憩或開會。(林樂謙攝)

這些項目的扶持方向主要有兩個:其一與嶺大研究不謀而合,是提升相關的培訓和硬件各種支援,即提升青年的投資創業能力。另一個則是提供資金補助,幫助更多人能夠跨入投資的門欄,提高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

在投資培訓方面,香港青年協會設有創業指導和專業諮詢服務。由創業家、工商機構的高級行政人員、顧問及專業人士擔任創業導師,成為創業青年的義務商業營運顧問。同時還設有業務支援,協助創業青年獲取硬件、資源,並為青年創業者建立商業網絡,並有渠道協助他們進入本地工商業網絡。資訊及網絡則創業青年提供工業、貿易、財務及法律等資訊,作為基本商業營運資料。政府方面,也利用2016年成立的青年發展基金轄下創業配對基金,以資金配對的形式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青年人提供如培訓支援、師友輔導、孵化服務等,協助青年建立人際網路,物色投資者。

然而這一類支援的限制已在上文提到,這只能增加青年投資的信心,卻無法幫助有經濟需要的青年跨過投資的門檻,和提高他們承擔風險的能力。

數碼港創業孵化基地。(黃舒慧攝)

經濟彈藥配給不足

因此,經濟支援不可或缺。目前社會上也有這類項目,卻未必能完全覆蓋需求。香港青年協會獲黄廷方慈善基金支持,設有創業啟動金,成功申請者將可獲得最高港幣15萬元免息貸款,作為開展業務的本金。該項目每年接受三次申請。政府方面,其在2016年設立的「青年發展基金」下又開設了「創業配對基金」,協助青年在本地或內地創業,每個合資格的創業隊伍可獲政府資助3萬到30萬不等。

除了直接資助創業啟動基金,也有項目津貼青年,降低創業成本。比如香港租金高企,租金往往佔了創業初期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2017施政報告提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以「民、官、商」三方協作的模式鼓勵已活化工廈和商廈的業主撥出樓面作為共用工作空間或創作室,獲各界積極響應。

計劃至今推出逾十萬平方尺的共享空間,受惠青年逾1,000人。參與物業分布五區(觀塘、荔枝角、荃灣、黃竹坑、灣仔),部分交由數碼港、保良局、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工業總會等非政府機構營運,為從事創新科技、創意產業和文化藝術的青年人,提供不高於市值租金一半的優惠價的共用工作空間或創作室。

01受訪者陳晨表示青年創業不易。

總體而言,目前社會上對投資的支援主要集中在創業,且這一類的創業投資援助項目不多,款項亦不充足,正應了上文提到的只配槍不給彈藥的問題,容易讓青年創業淪為空談。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補助,寒門子弟仍難於入場;且承擔風險的能力也難以提高,進而怯於入場。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轉變,那麼支援計劃很容易淪為富家子弟投資創業的利好,進一步拉大階級差距。

投資大於增長的不公規則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其鉅著《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論證,資本主義的「根本結構性矛盾」是資本回報率往往大於經濟增長率(R>G)。在「錢滾錢」的資本社會,有資本累積的人確實可以更有效率地生財立業,因此不難理解政府和學者為何想鼓勵寒門子弟改變觀念,趕上這趟快車。只是,高處的他們或許已經習慣了精英、富人的思維,不明白寒門子弟真正面對的困難及在畏懼甚麼。

且不說一些寒門子弟根本摸不着入場門檻,即便是夠着了,背負着全副身家性命的人,又怎能如富家子弟隨便玩玩一樣放鬆心態,毫無後顧之憂地輕鬆上陣。如果只能看到寒門是因為缺乏知識而「膽怯」、「無知」地選擇穩定,這就有點何不食肉糜了。更甚者,換個角度問,為甚麼我們不能調整資本市場的邏輯,包括透過政府稅制的資源分配,令寒門之子不用投身於這場冒險投資之中,也能透過工作等渠道改善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