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啟動彈劾調查特朗普 黨爭源於社會趨兩極
美國眾議院周四(10月31日)以232票贊成、196票反對通過彈劾總統特朗普之調查程序決議案。民主黨麻省眾議員兼眾議院程序委員會主席麥克高文(Jim McGovern)在議院內宣稱,「我們不知道特朗普總統會否遭彈劾,但其受到之指控越加嚴重:為個人政治利益而危害國家安全……歷史正考驗我們。」共和黨人反唇相駁,眾議會少數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引用建國先賢咸美頓(Alexander Hamilton)於《聯邦黨人文集》,警告要提防有黨派以彈劾作為政治鬥爭工具。特朗普亦在Twitter推文,指此為「美國歷史上最大型的獵巫行動!」
特朗普月前捲入「通烏門」醜聞,被指控其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施壓,要求其向前副總統兼明年總統大選的潛在對手拜登(Joe Biden)及其子在烏克蘭的生意有否涉及貪腐行為,甚至以抽起對烏的軍事援助作要脅。9月9 日有告密者向美國參眾兩院的特別情報委員會投訴,國會立即展開調查。雖然特朗普堅稱自己清白,但電話錄音顯示,他的確曾向澤倫斯基提及調查拜登父子一事,令事情愈描愈黑。9月24日,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正式展開彈劾特朗普調查程序,為此場美國政壇的大龍鳳拉開序幕。
「民意逆轉」沒出現
民主黨雖於中期選舉重奪眾議院控制權,在眾議院輕易通過彈劾調查程序決議,但亦非無後顧之憂。按現時民調來看,特朗普的支持度未有因「通烏門」而受影響。撐特朗普和反特朗普的態勢依然平穩,近九成的共和黨選民仍反對彈劾,此對共和黨議員來說亦甚具指標作用。由於要彈劾特朗普下台,仍須經過參議院三份二絕對多數通過。現時參議院仍以共和黨人佔多數,以現時民調來看,共和黨人實在無需要逆民意而行,支持由民主黨提出,把共和黨總統拉下台的彈劾。而且在明年不少保守選區爭逐連任的民主黨人亦備受壓力,不希望因彈劾而得失溫和共和黨選民的支持,亦令其在彈劾議案中立場搖擺。就算特朗普的醜聞在調查聆訊中可能愈揭愈多,亦不應寄望會出現「民意逆轉」。
撐特朗普和反特朗普如此涇渭分明的鴻溝,似乎並不受任何醜聞影響,其一當然是特朗普個人本身充滿爭議。自2016年參選以來,特朗普一直以出位鮮明的言行贏取支持,喜歡他的人徹底喜歡他,恨他的人繼續恨之入骨,難以因一兩件政績或醜聞改變對特朗普的觀感。加上特朗普一直醜聞連連,支持者早以習以為常,或者相信特朗普所稱的,是民主黨人及假新聞媒體刻意捏造誣告,不會輕易改變立場。加上當年尼克遜被彈劾的時候,美國人對制度的信任程度較高,不似現在美國人普遍覺得華盛頓的政客普遍腐敗,兩極化程度日益加劇,令黨派立場更容易凌駕於國家大局之上,難復見昔日兩黨共同摒棄一黨之私、維護國家利益的大局觀。
社會對政治制度失信
特朗普在美國社會極為分化的現象的確有其責任,然而特朗普本身能以毫無從政經驗,一味靠出位言論及攻撃政敵而最終入主白宮,原因是華盛頓的職業政客長期以其地位及權力為自己謀取個人利益,而對社會愈見貧富懸殊、中產家庭逐漸萎縮、平民生計日益艱辛的苦況置若罔聞。正如特朗普此次向外國元首施壓要求調查的政敵,正是在烏克蘭、中國大陸等地有眾多生意瓜葛的拜登家族。面對民主、共和兩黨新瓶舊酒,自己生活卻每況愈下,最終選民以最極端的方式以選票對建制作出最嚴厲的懲罰,毫不意外。
特朗普的出現既是美國長年政經制度不平衡、社會愈加不平等的表徵,而此次上演的彈劾大龍鳳,亦不過是其導致的必然現象。彈劾調查程序決議的投票兩黨立場上的涇渭分明,反映出兩黨背後的社會兩極化,非單以黨爭或權鬥可一以概之。在共和黨控制下的參議院把守最後一關,特朗普最終下台一事不易達成。然而就算特朗普能在彈劾一事順利過關,他仍要面對一年後全國逾二億民意的再度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