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爭議影響家庭決裂 情緒問題誰來關注?
本港精神健康支援不足一直為人詬病,而反修例風波至今持續四個月仍未平息,更造成不少市民情緒困擾。由勞工及福利局、公營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於10月合辦的「2019精神健康月」,其籌委會研究工作小組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僅有12.6%受訪者精神健康能夠被評為良好,為港人精神健康敲響警號。
情緒受困無了期
調查於6月21日至7月4日以電話形式進行,訪問共1,009名15歲或以上港人,內容包括世界衞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如工作、學業、子女、家庭、居住環境、社會爭議對受訪者精神健康的影響。
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因社會爭議而情緒受困,過半人「情緒指數」不合格。1,009名受訪者當中,有41.1%受訪者指「社會爭議」對其精神健康有非常負面或頗負面的影響。將身心健康指標訂為0分至100分,發現過半受訪者得分低於52分,被評為不合格。
社會爭議對情緒的困擾,亦由事件本身擴大到與家庭、朋友的「割席」影響。其中一名受訪者於調查時表示,自己因為反修例風波而與支持政府、警察的家人鬧翻,更被其母親指罵為「黑老師」、「怪獸」,指其「危害人間」,導致事主抑鬱復發。家人因為政治事件而以「黑」呼之,指控嚴厲,可見社會爭議對個人情緒的影響,已經由社會深入到家庭、朋友之間的人際關係層面。
然而,社會壓抑至今無改善跡象。有傳媒報道指《禁蒙面法》推出當日,學生在校內痛哭、含淚讀出消息、同學間更相擁而泣,這些年輕人自責、無奈、憤怒……不同的情緒交織。政府應當反思,如何協助市民緩解情緒問題。
情緒宜疏不宜堵
修例風波困擾港人,情況尤以學生為甚。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上月訪問超過160名校長、教師,顯示九成學校有為「需要額外情緒支援的學生」提供輔導,但只有三成「客觀討論事件的課堂」。
大多學校選擇對本港近期的社會運動「視而不見」,避免讓學生接觸過多負面資訊看似並非壞事,但做法變相令學生無處抒發情緒,學校亦欠渠道主動接觸受困擾學生。其實情緒宜疏不宜堵,學生情緒許多時候透過堂上表現反映,依靠前線教師觀察跟進,但以教師作出個別輔導、轉介社工,做法事實上難以應對在社會廣泛瀰漫的陰沉氛圍。就此,政府、學校應更積極向前線教師、社工提供額外援助,協助受社會事件影響的潛在個案。
在這次反修例風波中,處理衝突、違法行為等是政府工作焦點,但亦不能忽略情緒照顧。而且不分政治立場、「和理非」抑或「勇武」,所有市民只要關注事態發展,亦可能有情緒問題。「精神健康月」過去連續8年進行「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今年市民平均分不合格,成績更是八年新低。港人情緒問題警號已經響起,本港輔導工作不能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