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背棄庫爾德族 「焦土政策」勢將登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10月6日)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Erdogan)通電話後,公開表示美軍將撤出敘利亞北部,土耳其亦可展開在該區的軍事行動,被理解為美國出賣盟友庫爾德族。
對於一直希望撤軍的特朗普而言,此舉或在短期內符合美國利益,但卻是背信棄義,中東地區亦難以長治久安。未來的局勢有機會如歐盟警告,將「加劇平民面對的苦難」和導致「更多民眾流離失所」,令敘利亞內戰火上添油。
庫爾德族是圍剿恐怖組織ISIS的重要盟友,對美國以至國際社會有其功勞。然而,特朗普為了修補與埃爾多安的關係,默許土耳其展開的新一輪軍事行動,自然被視為出賣活躍於土耳其以南、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族,如同背信棄義之舉。不但民主黨齊聲譴責,共和黨政客亦欲割席。批評如潮之下,特朗普只得補充道,土耳其若然做法過火,美國便會摧毀其經濟,正如去年8月令里拉急跌那樣。
土耳其總統府表明,南下的軍事行動是要消滅潛藏的「恐怖分子元素」(terrorist elements),並在敘利亞東北部設立「安全區」,好讓滯留在邊境的200萬至300萬難民重返家園。可是,土耳其向來視庫爾德族如同恐怖分子,是次欲以戰爭換取和平,自然令人擔心只會令局勢愈來愈糟。
美國外交政策混亂
特朗普因為一通電話放手讓土耳其揮軍,但又因為輿論而對土耳其放話,反映美國在中東亂局的戰略目標欠清晰亦不一致。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單就事論事(case by case),不但已使以巴問題愈演愈烈,華盛頓在敍利亞內戰中進退失據。去年9月,特朗普曾公開表明,「⋯⋯他們與我們共同作戰和死去,我們失去了成千上萬與ISIS戰鬥的庫爾德人。他們是偉大的人民,我們沒有忘記」。可是,他發文當時沒有忘記,並不等於將來不會忘記。特朗普周一(7日)表示美國在剿滅ISIS的行動中,已給予盟友「大量金錢和設備」援助,並警告他們需要「弄清周遭的局勢」,潛台辭豈不是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大開綠燈,並與盟友的存亡劃清界線?
美國、土耳其和庫爾德族人三方的恩怨情仇雖然難以一言蔽之,但華盛頓對「恐怖組織」的取態卻值得批評。上世紀80年代,庫爾德工人黨(PKK)本想以叛亂向土耳其爭取更大政治和文化權利,被安卡拉強力鎮壓後他們漸走極端,改以暴力來宣揚政治訴求,最終更被美國、土耳其和歐盟「正名」為恐怖組織。為了抵抗IS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威脅,西方各國近年卻暫時放下對恐怖組織的取態,出錢出力資助敘利亞民主力量(SDF)組織地面部隊。
須知道SDF主要由庫爾德人民武裝部隊(YPG)組成,而YPG正是PKK的武裝分支,故邏輯上美國就是藉着支持他定義的恐怖組織,以打擊另一恐怖組織,情節荒誕。情況一如列根主政時美國把伊拉克從恐怖主義名單剔除,以支援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對抗伊朗,既不光彩,亦不道德,只是現實政治的寫照。
如今美國揮袖離去,庫爾德族儼如棄卒,土耳其伺機待發以填補權力真空。雖然土耳其為其軍事行動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但箇中盤算還是想在敘利亞內戰中分一杯羹,沿着兩國接壤480公里長的邊境,創造出一片實然控制的領土(又稱「安全區」),繼而把勢力伸進至敍利亞東北部境內,藉此清剿「眼中釘」PKK。面對如此窘困,難道庫爾德族會坐以待斃?不論是美國或是土耳其,終歸也難為活在地獄般的無辜平民帶來和平。
美國猶如在庫爾德背後捅刀,SDF早已強調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我們的土地」,故戰亂難言會在可見將來平息。即使庫爾德民兵在軍力上遠遜土耳其,但他們仍有兩條路徑可取。第一,去年12月美國宣布撤軍後,庫爾德族自知將陷孤立的險境,已轉身與俄羅斯和巴沙爾政府接觸。然而,俄羅斯已與土耳其私下達成協議,平均分配敍利亞的利益,巴沙爾又無力提供保護,庫爾德族亦可登門投靠伊朗。雖說德黑蘭跟安卡拉一樣,曾視庫爾德獨立運動為安全威脅,但在美國、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的脅迫下,伊朗大有機會暫時放下成見,在利益驅使下支援庫爾德族,以鞏固中東的勢力範圍,再結合伊拉克、黎巴嫩和也門扶植的代理人,跟美國一較長短。
第二,若上述的靠攏政策走不通,庫爾德族仍可對土耳其使出「焦土政策」,換取喘息空間。SDF在敘利亞北部關押着約12,000名ISIS戰鬥人員,其政治部分支近日表明,這些戰鬥人員未來或許會對該區構成「巨大危險」,並稱一眾戰犯現時的拘留情況「尚未清楚」。這暗示了庫爾德族如在大限將至前,仍未得到國際社會或上述諸國的援助,在別無他選下或會釋放ISIS戰鬥人員,以自由來誘使他們加盟庫爾德族,一同保家衛國。儘管華盛頓已經表明,土耳其將接手所有被捕的ISIS成員,局勢失控的風險仍然難料。無論如何,土耳其在美國默許下擴大戰線,只是用戰爭換取更多戰爭的拙劣手段,而不可能達至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