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議兩連休 管治危機怎樣救?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行政會議罕有地連續兩星期休會,顯然受《逃犯條例》修訂風波所累。然而,一再休會不能解決問題。特首林鄭月娥若不想淪為看守政府,始終要大刀闊斧,挽救管治危機。

特首林鄭月娥、司局長和常秘日前舉行集思會;據《香港01》報道,政府冀以靜制動。若然屬實,行政會議在周二(6月25日)連續第二次休會,則不難理解——特首林鄭月娥既可避免在會議前見傳媒,休會亦意味政府暫時沒有重大決定,不會惹民怨。

非官守成員林正財則表示,行會沒有重大議題,故再休會一次亦是合適

行會內戰?政府停擺?

雖然,行會過去不是未曾休會,例如2013年5月電視牌照風波期間,亦曾休會一次;當時秘書處指出,行會在六年內曾取消超過10次例會。然而,連續兩星期休會卻較為罕見。畢竟行會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的最高決策單位,連續兩星期休會,等如連續兩星期政府不能決議;加上8月暑假在即,難免予外界停擺之感。

另一方面,行會休會除了有以靜制動、冷卻民情之用,對內或亦源於行會成員之間的矛盾。眾目可見,行會非官守成員不少都違反了集體負責制,批判特首的決定。例如湯家驊在林鄭月娥宣布暫緩前,曾表示對二讀有保留。政治危機發生後,不少人亦建議特首改組行會,自由黨鍾國斌更建議林鄭邀請反對聲音入閣。換言之,外界可能會估計,即使行會再次召開會議,他們亦可能貌合神離,各有心結。

林正財認為行會休會的做法合適,不擔心影響社會運作。(資料圖片)

行會決策淪閉門造車?

要對症下藥,必須先弄清楚,為什麼行政會議當初會堅持二讀。一個可能是,部分成員亦認為修例或會引起反對聲音,只不過礙於種種原因,或是特首過於強勢,或是認為此次修例是不能不做的任務,所以沒有強烈反對;也有一個可能是,行會成員——不論官守或非官守——均錯判形勢,認為修例可以安然硬闖立法會。

由於行會保密,外界不可能知道內情。但若然是前者,林鄭月娥必須反思,為何她上任之初,矢言改變前朝「一男子」因素的處事作風,但才過了兩年,她卻再次凌駕其他行會成員的意見,鹵莽行事;若然是後者,則反映出非官守成員發揮不到應有作用,未能將民間聲音帶進行會,為民情把脈。

《逃犯條例》修訂工作觸礁,主事的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固然最大責任,但行政會議作為集體決策的最高單位,律政司和保安局提交動議時,所有官守及非官守成員都有責任仔細討論、反覆思考,作出明智的決定。從結果看之,修例工作竟然失敗至此,除了是鄭若驊和李家超的錯,所有行會成員都有責任。

林鄭須大刀闊斧改革

故此,特首林鄭月娥若要解決當前管治危機,重組行會已是必需;一次又一次休會,只會令政府淪為看守,不能作出重要決策。政界和社會均相信,林鄭是否提早下台是身不由己,由北京政府決定;但是否要改組行會,重新挑選成員,甚至改變現有的商議模式,均是林鄭權力範圍內之事。

必須指出的是,政府萬不能以為舉行集思會、改組行會,就能夠完全了事。因為改組行會,只能幫助林鄭月娥糾正決策機制,當前政府面對的其他管治危機,特別是612金鐘衝突後的社會撕裂,仍待處理。正如「01觀點」多次提出,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方為上策。固然葉劉淑儀等行會成員反對此建議,但林鄭月娥必須經一事、長一智,跳出行會「同溫層」,真正聆聽社會聲音,作出負責任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