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古令」逆時代潮流 自由創作方能締造東方荷里活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無綫電視近日出力宣傳的重頭劇,不是自家出品的本地作品,而是另一部大陸的古裝劇,由金庸著作改編的《倚天屠龍記》。雖然近年大陸古裝劇在本港大行其道,但在國內反被陸續消失,連《倚天屠龍記》亦從各大視頻網站的推薦列表消失,外界推測與近期的「限古令」不無關係。

大陸近日祭出了史上最嚴格的「限古令」,禁止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絡大電影播出,引起影視界一片風聲鶴唳。由於輿論反響強烈,廣電總局召集三家影視平台簽署保證書,逐步放寬古裝劇上線,不過要嚴控佔比,未拿到許可者不准提前排播或宣傳發行。

其實這場「限古令」風波,實源於今年初北京市委機關報《北京日報》刊登評論文章,炮轟大陸宮鬥劇的五大罪狀。令觀眾熱衷追崇皇族生活方式,使之成為流行時尚,此為罪狀一;與中國當前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格格不入,南轅北轍,危害不淺,此為罪狀二;不吝美化帝王臣相,淡化今朝英模光輝,此為罪狀三;超過了對新中國開國元勳、英雄模範及優秀共產黨員的宣傳,此為罪狀四;不乏對宮中奢靡之風和錦衣玉食、聲色犬馬的展示,與現在所提倡的艱苦奮鬥,克勤克儉的優良傳統相差甚遠,此為罪狀五。

《北京日報》對宮鬥劇的批評,除了是關注其對社會道德產生負面影響外,亦有愛國主義以及中國共產黨政治正確的規範。其實中共自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起,就已明言文藝須服從於政治,把文藝工作作為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毛澤東便指出,文藝工作者要站在黨性和黨的政策的立場,將研究和描寫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而且要長期地耐心地教育他們,幫助他們擺脫小資產階級的落後思想。現時大陸已去毛澤東時代的階級鬥爭已遠,而階級立場也蛻變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標準。

+2

僅於兩年前,由曾奪得茅盾文學獎的著名小說《白鹿原》改編的同名劇集,亦疑因政治問題而遭到腰斬。由於劇集內容涉及國共鬥爭史,而因吸食鴉片成癮而敗光家產的白孝文,因偶然參加革命,虛報戰功而成為中共建政後滋水縣第一任縣長。反而一心一意追隨中共的白靈卻在肅反中慘遭自己人活埋,曾落草為寇,後加入中共的黑娃亦在建政後被白孝文以土匪之名處死。凡此種種,明顯與當局對優秀共產黨員宣傳的要求相悖。雖然製片商對劇集停播另有解釋,但始終難以說服大眾,停播與政治無關。

時移勢易,在今天要求文藝作品為政治服務,緊跟政治的緊箍咒,已不合影視創作作為大眾消費產品的潮流。中國大陸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影視市場亦隨其他行業逐漸開放,以市場為主導的產品漸漸多元成熟,也開始贏得國內外口碑,近年諸多的宮鬥古裝劇如《延禧攻略》、《如懿傳》者,更有反攻港台之勢,社會大眾漸接受以娛樂性作為最高標準的市場原則,此亦是為何當廣電總局祭出「限古令」,會惹來社會如此強烈的反彈。

事實上,當《延禧攻略》、《如懿傳》等古裝劇,或《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節目,成為陸港澳台四地同胞一道追捧的流行文化產品,四地本來因政治而彼此築起藩籬才能有望打破,對港澳同胞的人心回歸,以及兩岸統一的歷史大業,都是百利而無一害。但首先中共當局必須擺脫黨管文藝的心魔,把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以中國每年數以百億計的票房紀綠,在影視產業上每年持續攀升的投資金額,一個容許自由創作的影視業,未來能與美國荷里活爭一日之長短,豈會是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