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五年來首度大選 「城鄉矛盾」怎破局?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泰國周日(24日)舉行全國大選,是2014年軍方推翻時任總理英祿以來首次。初步點票結果顯示,親軍方的公民力量黨得票,稍多於與另一前總理他信(英祿兄長)關係密切的為泰黨。由於軍方在今次大選前,早就壟斷上議院,獲其「加持」的現任總理巴育相信可以留任。
長期以來,泰國城鄉矛盾嚴重,他信和英祿由於推行有利農民的政策,先後在2006年和2014年遭軍方奪權。今次公民力量黨和為泰黨得票差不多,反映城鄉矛盾格局大體維持,要「破局」似乎不易。

在已經點算的94%選票中,公民力量黨和為泰黨,分別取得約770萬票和723萬票。選舉委員會周一(25日)宣布下議院350席初步選舉結果,為泰黨獲138席,公民力量黨則獲96席;而按比例代表分配的150席,則暫未確定,最終結果將在5月9日公布。

值得留意的是,總理一職由上、下議院全體750名議員選出,由於上議院250席均由軍方委任,公民力量黨只須在下議院取得126席,巴育便可順利連任。

巴育通過軍事政變上台以來,泰國城鄉矛盾依舊嚴重。(路透社)

自從他信在2006年倒台以來,當地每次大選總離不開「他信」,反映其政治能量不容小覷,身處國外卻繼續呼風喚雨。例如在盛產大米的泰國東北部,好些選民至今懷念他執政期間推行的大米補貼、平價醫療福利、「每村百萬銖貸款」等政策。相比之下,軍政府五年執政似乎沒有多大建樹,農民抱怨負債上升,生活品質倒退,日子過得不易。

當然,軍政府並非沒有推動有利農民的政策,問題是成效不太明顯。2016年,巴育政府公布「泰國4.0」發展戰略,旨在通過科技創新,推動國家經濟,特別聚焦農業、工業、醫療科技和公共衛生。巴育曾在2017年說,泰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逾三十年,國家前路茫茫,是時候協助所有行業,特別是農業升級。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儘管不能說軍政府幫助農民的措施毫無成效,但顯然未去到讓他們「忘記他信」的程度。

他信目前留亡海外,但他在泰國國內仍然甚孚民望。(路透社)

必須指出,巴育今次看起來獲得選民授權,但這種授權實際上基於極不合理的政治門檻。例如與他信家族私交甚篤的烏汶叻公主,竟在選前遭取消參選資格,外界難免覺得,當局偏袒現政府;而上文提及的上議院,亦是根據軍方起草的憲法,在缺乏足夠民意基礎下,獲授權參與總理提名和表決程序。

倘若巴育順利繼續執政,他的責任自然是「搞定」農民,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具體方法包括:增加對泰國「4.0」戰略的資源投放,也可通過計劃中的四條高鐵線,打通曼谷至廊開(東北部)、清邁(北部)、華欣(南部)和羅勇(東部),帶動偏遠地區發展,從「質」的層面改善普通民眾生活。泰國政府若不採取類似的治本方法,減少甚至消除農民不滿,政治對立只會繼續上演。泰國政府理應坐言起行,展現魄力,破除城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