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診所大有可為 政府推行任重道遠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加強基層醫療,減輕後續治療的負擔是香港醫療體系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護士診所可以提供預防性教育、篩查甚至初步的會診、治療,為市民健康打下良好基礎,為後續醫療減輕負擔。同時由於護士診所成本相對低廉,護士培訓的週期相對更快,讓其更加成為發展基層醫療的不二選擇。

香港的護士診所

醫院管理局在90年代開始發展護士診所,是基層醫療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里程碑。截至2017年全港已有逾230間護士診所。「護士診所」一般由資深護士主導,診所的護士可為病人提供預防性的健康教育、評估以及併發症檢查,還可以進行初步會診、治療。如有需要,護士診所才將病人轉介予醫生處理,減輕了醫生的負擔。比如東區醫院的臨床腫瘤科化療護士診所,單在2012年度已經為144名病人提供了970次服務,讓醫生可以騰出更多時間照顧有需要的病人。又比如東區醫院亦有設立泌尿科外科護士診所2012共服務了202個新症病人,發現當中104人需要提早求醫。可見護士診所在提高效率,減輕後續醫療負擔上的幫助。

2018年4月,政府推出「綜合模式護士診所先導計劃」,將於臨床腫瘤科、泌尿外科、風濕科及圍手術科率先推行。

醫護界近年提倡「圍手術」概念,關注病人進入病房前至手術回家後,病人與家屬的身心護理。繼將軍澳醫院四年前設立全港首個「圍手術科」護士診所後,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聯合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本月亦新增相關服務。

相較以往的護士診所模式,新模式的特點一則在於其一條龍地提供專科門診服務;二則在於綜合模式加強了醫生與護士的合作和溝通:若病人在覆診期間病情有變,護士可提供合適的護理或安排病人提早預約醫生跟進;同時,該模式還有助於提高醫療效率。因為患者可先獲專科護士檢查及評估,填寫有關檢查報告,所以醫生首次見病人時,已掌握有關病情資料,可直接進入診斷步驟。

以頭頸癌放射治療護士診所為例,病人以往需等待一個月才進行放射治療,期間沒有醫護介入。但在綜合模式下,護士會在此時介入,並在病人接受至完成治療期間覆診最少八次,為病人作護理評估、講解治療內容、教導正確護理知識、控制副作用,以及關顧病人的心理及社交狀況,提供針對性護理措施和適時轉介病人至有關醫療專業跟進,均可確保病人順利康復。從案例可見,護士診所的設置可以分擔醫生的工作壓力、提升醫療效率,以及為病人提供更適切、全面的醫療服務。

提升護士診所的職能

其實「護士診所」並非新鮮概念,國外早有實施,且護士被賦予的職能更大。比如在1987年的一份期刊中,就曾紀錄美國護士診所的現象。文章描述當時美國有一萬多名護士獨立開診所或在沒有醫生的診所服務,替病人進行常規化驗和輕症治療。由於費用較醫院便宜一半,護士診所在當時很受歡迎。1994年,英國開始於部分地區試行護士處方,部分經受訓後的護士,可以開輕瀉劑、阿斯匹林和撲熱息痛等止痛退燒藥物。在2000年初,英國衛生部更擴大試點,將開方藥物增加至130種,現時具相關資格的護士,也可為如糖尿、肥胖且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處方藥物。

然而,目前香港的護士診所以護理為主。其中近80%屬健康護理,即為糖尿病、心臟病及中風者提供專業評估及跟進病情,約20%為傷口護理等。比如2011年9月投入使用的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的急症護士診所可處理輕微創傷,治療方案要經過指定高級醫生的確認。因此,香港在護士診所的發展上可以更近一步,賦予護士更大的職能以更多減輕醫生治療的負擔。當然,在提升護士職能的同時,政府應考慮適當地提升護士的待遇,以配合護士更專業的服務,以及配藥所需負上的法律責任。雖然在外人看來護士已是「薪高糧準」,但實際上護士執業環境充滿衛生風險,值班制令人詬病。因此,若在提升職能的基礎上再不予以待遇的改善,則難以推動護士轉型。

香港推廣護士診所的問題

然而,目前香港想要進一步發展護士診所仍面臨著幾個問題。問題一方面在於護士人手的短缺。根據2017年6月,政府發表的「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中「最佳推算」顯示,普通科護士在2020年會欠缺455名人手,到2025年短缺情況將更為嚴重,欠缺增加到1,383名,至2030年更達到1,669名。日前更有因流感高峰期,護士不堪重荷,而提出抗議的例子。有鑑於此,政府除了增設護士學位以及增設進修課程,提升完成課程者的資歷認可,吸引更多護士自願加入此行列,更應該進一步增加護士支援人員。比如醫管局曾加聘抽血員等支援人員,那麼同樣也可考慮增聘病人服務助理等。這些支援人員負責為住院病人提供沐浴、轉換臥式等服務,並記錄病人飲食、量度血壓等等。這些工作相對培養起來更快、成本也更低。因此政府若增加這方面支援人員的培訓和聘請,則變相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讓護士可以獲得更多專業培訓,承擔更專業的工作,以減輕沉重的醫療負擔。

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讓市民更多了解護士診所的功能,消除他們對護士診所的顧慮以及讓市民懂得更高效的利用不同醫療機構。當市民對護士診斷有所顧忌,則難以相信、使用護士診所,從而難以使護士診所達到分流的原意。因此政府必須擔負起教育市民相關知識信息的責任,讓他們可以樂於接受護士診所的服務。而政府更需要在市民的就醫觀念上加以引導。目前大部分的市民對於不同的醫療機構運用並不合乎效益。政府公立醫院的急診室原意是「為需要緊急服務的病人提供診症及治療」,並建議「病人的情況如不危急,應向公立或私家診所求醫。」然而,依然有不少市民因為頭痛腦熱而選擇公立醫院急診室,以大埔那打素醫院2017年6月的數據為例,院方統計急症室的緊急、危急及危殆個案約佔20%,而非緊急及次緊急個案約佔80%,這樣一來增加了急診室的負擔,二來也浪費了病人的時間。在不同情況下選擇最適切具有效益的醫療機構,是政府需要進一步做好公眾教育的地方。否則,即便進一步推動了護士診所的全面設立,也難以被良好利用。

總結而言,護士診所在基層醫療中可以扮演預防教育、檢測篩查、初步診斷、治療分流等多重重要角色,既為市民的健康把關,又能為後續治療減負。然而,縱然香港目前有逾230間護士診所,卻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如何更充分的發揮護士診所的職能,如何解決護士人手短缺的問題以及如何教導市民信任、懂得有效益的利用護士診所等。然而,醫療作為民生之本,護士診所作為基層醫療之重,香港政府應繼續拿出道之所在,雖千難萬險吾往矣的決心。

【中國漫遊】內地六省市試點「網約護士」 價格與安全受關注

【流感高峰】李國麟:政府不敢擴大街症服務 怕令私家醫生生意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