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 忌將兩國經濟制度差別扯在一起
中美新一論貿易談判週三﹙9日﹚在北京結束,原定歷時兩日的談判臨時延長了一日,而中國副總理劉鶴意外現身今次的副部級會議,同樣被外界解讀為好現象。
中方能否「落實承諾」成焦點
雖然雙方目前仍未公佈談判內容及結果,但從美國貿易代表處的聲明可見,新一輪會議的焦點落在實現兩國貿易關係中「公平、互惠和平衡」,美方要求中國在多個問題上進行必要的結構性轉變,包括強迫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貿易壁壘、網絡攻擊、貿易機密的竊取、服務及農業等。
上述要求,在過去一段長時間已被廣泛陳述和報道,中國早已明言配合,但媒體焦點已落在中方會否履行承諾上,BBC直言「落實承諾」成為美國政府與商界反覆提起的關鍵詞。貿易代表處的聲明就強調,官員們還討論了全面落實各項協議的必要性,對落實情況必須不斷核查和有效地強制執行。承諾理應履行,這本無不可,但在某些議題上,還涉及「應否」承諾的爭議。例如,《日經新聞》引述消息人士說,中美在中國補貼國企的問題上立場仍相差甚遠,中國不願讓步。
須認清中國經濟制度
如果消息屬實,所謂的貿易談判已超出「貿易」層面,直指中國經濟結構的核心。事實上,美國貿易代表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是中美貿易問題上的鷹派人物,他一直要求中國對其經濟基本結構進行核查與可執行的改革。
在國企補貼的問題上,遠在中美貿易戰之前,美國已一直指責中國國有企業「扭曲競爭」,並以此為由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然而,中國的基本國情就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不搞單一公有化,亦不搞全盤私有化,一如《人民日報》評論指出,國企多數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的大企業,在經濟穩定、技術創新、維護安全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為民企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宏觀條件,兩者彼此促進、相得益彰。
雖然中國內部也有就應否補貼國企產生過大量討論,但美方必須確認中美兩地存在制度差別,中國當下適用的經濟模式就是國企和民企兩條腿並行發展經濟,補貼國企猶如產業政策,亦是社會「維穩」的手段之一,如果美國借貿易問題,趁機指控中國向國企注入資金,擾亂市場競爭,恐怕令貿易談判橫生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