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澳邨入伙七年小學始落成 公屋規劃不周或致基層邊緣化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2015年首批水泉澳邨居民入伙,即有不少報道反映其交通及社福服務支援不足。該區小學的落成及啟用更由當初預期的2020年延至2022年中,校舍設於山頂水務署配水庫的最高點,小學建設遲緩、選址偏僻,不但令目前不少搬到新邨的適齡小學生需要四出自尋學校甚至跨區上課,更影響該區學校的學額安排,當局規劃不周,亦欠缺合適的過渡措施。除了應及早完善規劃,政府在覓地建校時,應顧及學生的實際需要,及考慮學校的長遠發展。近年不少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先入伙,後設資源」,社區配套不足或影響居民的生活質素,在將來的規劃,政府應作改善。

水泉澳區議員丘文俊(右一)表示,水泉澳小學校舍選址在山頂水務署配水庫的最高點,並非位於水泉澳邨內,不符合「就近入學」原則。(鄺曉斌攝)

邨校建設不同步 新邨規劃不周

沙田水泉澳邨在2015年中已經入伙,惟邨內的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校舍卻需於2022年中才落成,兩者相距達七年。現時邨內部分學生要花近一小時車程,到位於大圍美林邨的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臨時校舍上課,變相需「跨區」上學。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本周三(5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新校舍的選址偏遠,選址在山頂水務署配水庫的最高點,學生上學要攀登15至20分鐘「長命斜」,不符合「就近入學」的原則,要求教育局及運輸署研究專營巴士往返校舍等。葉建源又引述,有個案家庭今年曾申請入讀水泉澳小學,惟校方指學額已滿,區內其他學校亦未有學位,須跨區到旺角上學。

新校建設遲緩,學童增長令地區學額供不應求,不但令部分學生須跨區上課,更影響該區學校的發展,須臨時加設學位,當局的過渡措施的安排準備不足。2015年第一批新邨居民入伙時,沙田乙明區議員丘文俊始接收邨內學童的求助個案,又指當年水泉澳邨所在的91校網中,不少學校為應付插班生,由一班25人的小班增至33人。情況至今仍未改善,議員指水泉澳邨內現有小學適齡人口逾3,400人,而東華三院水泉澳小學於今年才開始招收六班小一新生,有小學校長稱教育局於去年及今年均有約見88、89及91校網的校長商討應對近年新屋邨入伙及大型屋苑落成的方案。

事實上,政府有責任根據《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載列的指引,按規劃人口和社區服務的需求預留土地作公營學校發展用途,而在2014年政府已預計邨內18幢大樓可容納近三萬人,教育局向區議會提交文件披露,水泉澳邨會預留學校用地興建一所小學及三所幼稚園,但當局於2017年3月才邀請團體申辦新校,小學的落成及啟用則由當初預期的2020年延至2022年中。政府早有足夠資訊就屋邨落成為該區所帶來的人口增長提早規劃,故應盡量在屋邨入伙前做好設施建設及招覽學校、社區團體等工作,令配套落後、與居民入伙時期脫軌,政府難辭其咎。

水泉澳邨小學落成之日,第一批遷入水泉澳邨的小學生已準備升中一。(資料圖片/黃永俊攝)

校舍偏遠不利發展 公屋社區邊緣化

新建屋邨「先入伙,後設資源」,以住宅的供應為先,卻未能及時照顧居民的社區生活。早前有居於該邨的家長致電港台節目指,因感到倉卒開學的學校不會有好的教育理念,並不期望區內有小學,其六歲女兒則現於大埔上學。誠然,新學校成立之初,已比在地區累積了文化資本多年的傳統學校較為弱勢,政府更將學校選址於山頂配水庫的最高點,其可達度低,甚至未能吸引該邨居民。政府安排不當,造成辦學團體的營運障礙,其選址亦為師生上學帶來不便,更需要特設專營巴士接送。政府除了應及早填補學額不足,在規劃新小學時亦應顧及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及學生的學習需求。

近年多個公共屋邨先後入伙,在水泉澳邨以外,新啟晴邨、德朗邨及安達邨等亦被揭發未有預留地方予社福機構及小學施工建設緩慢等。以上種種反映政府在新建公屋社區的規劃上,未有以居民需要為先,忽視社區生活及長遠發展,除了增加公屋供應量,政府亦應盡早完善公共屋邨的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