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以美台經驗為鑑 港人追求民主豈能僅憑熱血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選舉本為了讓人民參政議政,以便更好建設社會治理體系,解決社會問題,謀求社會和諧、公平、正義。然而,在一些實行現代民主制度的國家或地區中,選舉卻淪為政客巧言令色取得議政席位及其衍生利益的手段。在香港,九龍西補選競選工程如火如荼,港人相對熟悉的兩個民主社會——美國及台灣,也分別剛剛完成中期選舉及將迎來地方公職人員換屆選舉。三地的三場選舉規模有異,性質有別,但相同的是,其間互相攻訐謾罵、抹黑誣衊無有歇止。

港人追求民主選舉多年,更積極憧憬循《基本法》規定,實現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雙普選,但像美、台般充滿「後真相」政治的選舉,相信不會是港人追求的民主形式。作為積極推動市民共建社會的倡議型媒體,《香港01》責無旁貸,一直慎思如何走穩具香港特色的民主建設道路,尋求真正令民眾安居樂業的善治。

毋庸懷疑,選舉是香港追求民主政治的必然路徑。手執選票,可以為身居要位者「評定成績」、賞善罰惡、裁決去留。加上回歸多年來,社會見證現行體制弊病叢生,官僚施政低效,議員論政無方,「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雖仍只屬口號,但也成為大家逃避不堪政局的「避風港」和精神食糧。

然而,爭取普及選舉就能解決香港問題嗎?事實果真就如此簡單?在立法會九龍西補選中,泛民及建制候選人的表現均強差人意,難見具備質素的論爭,反而充斥粗暴的意識形態對立、感情勒索,引人深思參政議政所為何事。

李卓人是立法會九龍西補選的其中一位候選人。(陳百灝攝)

互為攻訐 劣質選舉文化發人深思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我們不妨參照港人熟悉的美、台經驗,反思香港如何汲取教訓,推進民主。2016年美國大選,擁二百多年選舉經驗的民主大國,竟選出幾乎顛覆所有美國傳統價值的特朗普,其無常乏章的執政「風格」,近兩年來不斷挑戰英美社會珍而重之的「普世價值」,引致民粹仇外之風盛行,「公平正義」的社會理想更淪為右翼政客的訕笑對象。更諷刺的是,對傳統價值的肆意破壞,並沒有為國內民眾真正紓困,白宮主人反而借包括貿易戰在內的形形色色、肆意挑起的外亂,麻醉因結構矛盾、社會不公而衍生的內痛。

美國人並非不知其弊,也確實在中期選舉中懲罰了特朗普,令共和黨失去眾議院控制權。然而,特朗普主導的共和黨依然保住了參議院,甚至增加了議席。其實,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均欠缺根本勇氣去承認數年一次的各式各樣選舉並沒有提升人民的生活和社會質素,或者改變攻訐詈罵的選舉文化。不言自明的事實是,無論怎樣選下去,如果不做更徹底的改革,美國社會的結構矛盾只會不斷加深,社會撕裂也只會繼續惡化。

2016年美國大選選出的特朗普幾乎顛覆所有美國傳統價值。(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同是在2016年的大選中,蔡英文完成了台灣總統大位的第三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同時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完成首次國會政黨輪替,達成「完全執政」。支持者為此感到自豪,深信社會選出了最好的總統,告別威權時代,將在女領袖帶領下徹底推動社會改革,建設美好台灣,甚而照亮亞洲的民主前路。

然而,蔡英文上任以來,施政不如理想,「民主燈塔」並沒有如想像般照亮世界。民進黨無法拆解社會困局,反而繼續挑動內外政治矛盾,掩飾執政敗績。例如本為修補撕裂的「轉型正義」,竟變質為政治鬥爭工具,淪為加深社會對立、族群矛盾的一黨私器;本來可以糾正長年資源錯誤分配的年金改革,卻招致社會強烈的批評;一例一休勞工權益改革演變為政策朝令夕改的典型案例。人們不禁要問,曾經打着「為民請命」旗幟的政黨,為什麼在上台之後卻變成商界利益的維護者?

當台灣民眾認識到所謂告別舊威權時代,其實只是另一個威權的開端,蔡英文及民進黨在不到兩年內,便由民心所向墮為百姓唾棄和抨擊的對象,曾是過街老鼠的前任總統馬英九反重新獲民眾接受。近來,有人高呼「九合一」選舉應為更好生活而非為藍綠而戰,盡見台灣人厭倦兩黨惡鬥之情。非藍非綠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民望長期穩固,就是民心所向的明證;選舉風格別樹一幟的國民黨籍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也異軍突起,甚至有可能顛覆「傳統綠地」高雄為「嶄新藍天」。人們究竟是厭倦了台灣的選舉文化,還是選舉政治本質上就會如此演變,這是歷史為我們留下的一項課題。

2016年的大選中,蔡英文完成了台灣總統大位的第三次政黨輪替。(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選舉以外 更要直面更根本的改革

這些直白事例告訴我們,事實真的沒有那麼簡單,選舉並不可以解決複雜的社會議題。若港人只知道擁抱選舉,認為如此這般社會就可以臻善,那美國與台灣足為前車之鑑。美、台均擁有部分港人眼中的「真普選」,但欠缺對更根本制度結構的討論與改革,社會矛盾不但不會因選舉而消除,甚或會因選舉而惡化。

有人可能會為此辯護,認為有了「真普選」,就可優化制度,社會自然會更趨公平、正義,香港有能力不蹈美台覆轍。但經驗豐富的美國人和台灣人,尚因選舉而深陷政治泥沼、社會撕裂,香港憑藉什麼能人所不能?

我們若要走出不一樣的路,只能在追求選舉的同時,坦承並直面社會制度的根本不足、結構矛盾。只有不沉溺於「選舉是萬靈丹藥」的迷思,才能在香港構建更理想的公平正義社會;只有對低收入、高成本的不公社會形態有長足討論,形成攻克既得利益藩籬的認知、聚集守護社會弱勢的共識,才能藉選舉慎選其人、謹監其政。反之,若然民主討論只限於選舉體制,那麼,社會將難以走出每屆換上新的無能政客並繼續沉淪的惡性循環,最後更可能從根底處摧毀民眾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黃永俊攝)

遺憾的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領袖在過去數十年間,似乎不但沒認識到社會不需要製造對立和撕裂的選舉攻訐,反而熱中於強調意識形態對立,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不斷製造紛爭、撕裂社會,因而妨礙民主的健康發展。

因為著名武俠小說家查良鏞逝世,社會近來再次翻起對「雙查方案」的討論。時任基本法草委查良鏞與查濟民,在1988年底提出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方法的協調方法,主張在第三任行政長官任內,由全體選民票決第四任行政長官及第五屆以後的立法會選舉方法。當年民主派囿於意識形態,批評方案過分保守、窒礙民主發展。有份反對的草委李柱銘近日反思,認為「雙查方案」或許是有遠見及智慧的,並認為方案若落實,香港現時或已享有民主。

若說執信選舉乃萬靈丹是一種民主迷思,執信基於意識形態的自我熱忱可以克服一切客觀困難,可算是另外一種。估計支持民主政制發展的人都不會質疑李柱銘等人對民主的信念,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政治善心不等同具備深入認識民主奧義的能力,以及對局勢變化應秉持的冷靜,更加沒有道德勇氣,在關鍵時刻客觀、理性地提出切合歷史階段所需的要求,循序漸進推動民主發展。

(余俊亮攝)

爭取民主 至少要有基本政治認知

事實上,當時陸港欠缺足夠政治互信,無法讓香港在回歸之初即落實普選。民主派空有理想,不顧現實地提出北京不能接受的要求,很可能無助香港政制向前。雙查方案經改動後成為《基本法》附件的定案,但全民票決的部分消失了,中央與民主派間始終未能修復「六四事件」以來的互疑嫌隙,導致當前政治困局。今日李柱銘可以「反思」雙查方案,大概日後也會有新一代領袖「反思」831框架,慨嘆當年的慷慨激昂,不過是未臻成熟的幼稚判斷。回顧過往、展望將來,港人必須加深對民主與政治的認知,冷靜判斷爭取的手法。

由認識民主的真諦,到修正追求民主的道路,香港人還有漫漫長路須走。不論是本地的建制泛民惡鬥,還是美國、台灣等地的反面教材,都值得社會警戒並反思應如何走好香港民主路。如果不斷地把改革社會的希望寄託在空談美言的政客身上,選民在屆復一屆地懲罰政客的同時,亦是在懲罰自己,這只能說是追求民主的幻象。只有透過政治改革,更好地、更確切地解決住屋、教育、低工資等問題,改善民生,使港富民富、港強民強,才體現民主的真義。選舉顯然是任何政治改革的對象之一,但如果改革不涉及改變香港習慣的原教旨資本主義治理模式,選舉不會創造變化,看看選舉前和選舉之後的台灣就會明白;經過了女性選舉權改革和民權運動的美國,也未能避免今天的政治困局。當然,或許追求「真普選」的人認為,自己能做得比美國和台灣的政治領袖更好,但我們不相信!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1月12日出版的第137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