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仁」突圍而出 網絡熱話可成政府宣傳出路?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近年各政府部門相繼設計吉祥物作推廣,效果參差;消防處近日推出的宣傳角色「任何仁」,以不同模式示範應急技巧,引起網民熱議。「任何仁」得以深入民心,與部門本身的正面形象及市民滿意度有莫大關聯。在獲得關注後,消防處亦應注重宣傳的深度,配合傳統的宣傳手法,為市民提供優質的資訊。

今年八月推出的宣傳片中,羅蘭與「任何仁」一齊教大家點用AED。(影片截圖)

適應網絡生態 創新亦講求部門工作表現

消防處上月新成立的社區應急準備課,隸屬消防安全總區,並於本周一(5日)推出消防處官方Facebook專頁,推廣應對自然災害、大型事故的準備措施、防火信息、自救和施救技巧,並介紹各專隊、車輛及工具等;遇有大型事故,亦會為市民發放最新的消息;若發現網傳謠言,都會在該專頁發布正確訊息「以正視聽」。另外,消防處更設計了宣傳角色「任何仁」以短片等模式作求生技巧示範,宣傳任何人只要敢就可以救人。

過往消防處主要以課程推廣應急知識,如社區心肺復甦法訓練課程、「愛心校園心肺復甦法訓練計劃」及「撃活人心」等。在消防處眾多宣傳手法之中,推出宣傳角色是較為少有的做法,當造型奇特的「任何仁」出現於紀律部隊的記者會,隨即引發熱議。有網民認為其設計「低質」,亦有人大讚消防處創意無限,更引發二次創作熱潮,令「任何仁」一日之間成為焦點。

消防處的任何仁一出,即時紅爆全港,成為網民新寵兒。(資料圖片)

消防處利用網絡傳播速度快的優勢,並配合網絡生態突圍而出,成功製造話題,令角色短時間內「深入民心」。然而,若設計有趣便可吸引公眾關注,此推廣手法又是否通用於所有政府部門?政府沿用吉祥物推廣訊息多年,宣傳效果卻有所參差,如房屋署的吉祥物「房護俠」同樣為人形設計,亦有主題曲,卻未見市民為其狂熱。

事實上,吉祥物的影響力除了與創新設計有關,更與部門工作表現相連,消防處的實際表現為其形象宣傳建立了根基。據2018年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市民對消防處的滿意程度達84.1分,居紀律部隊之首連續五年以上,市民對消防處的印象正面,是次「任何仁」得以廣傳,前線消防員的日常付出功不可沒。反之,可以想像,如果推出「任何仁」的是已至少連續四年在紀律部隊滿意度排行最尾的警隊,效果將會截然不同。

門宜維持公信力 持續效用還看宣傳深度

單靠吉祥物的亮點或可成一時熱話,但長遠而言,譁眾取寵的內容過多,容易模糊焦點。政府部門在宣傳應急知識、關乎生命的內容時,應在公信力、大眾喜好之間取得平衡,衡量市民能否認真看待有關資訊、是否有助鞏固知識,而非單純考慮網絡熱度。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帑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