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開通】習近平「容許」並肩 林鄭勿浪費「祝福」
港珠澳大橋開通了,不過,最惹大眾感興趣的,竟不是工程落成對大灣區發展的正面影響,而是一件「花邊」事︰林鄭月娥竟能在大橋開幕儀式開始之時,走在內地高官之前,兼與國家主席習近平並肩而行。畫面一出,眾人即「各取所需」,有人批評她不曉官場禮儀,有人則指此情景暗藏玄機。
在珠海舉行的開幕禮,主禮嘉賓有何許人?除了習近平和林鄭月娥,還有政治局常委兼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副總理劉鶴、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廣東省長馬興瑞,以及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何厚鏵、梁振英等人。在「一般」情況下,論官階與主客,林鄭月娥均「不應」走在眾官員之前,與習近平並肩而行。
那麼,這會是一場「意外」嗎?如斯解讀者,一來過分低估了林鄭月娥的官場常識,二來也忽視了習近平與林鄭進場時有說有笑這事實。假如林鄭只是魯莽地意外走到最前,習近平又豈會如此神色自若?退一步說,即使習近平不以此意外為忤,依常理,其他內地高官,以至在場打點的工作人員,也不會容許這樣的尷尬場面發生。因此,最合理的解讀方法,就是一切皆屬有意為之,「導演」顯然要告訴各路「觀察者」,中央對林鄭月娥大表支持。
在去年的香港特區政府就職典禮,習近平致辭時明言,「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對一些具體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並不奇怪,但如果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渦,人為製造對立、對抗,那就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否定了一度存在於香港的那股「好鬥」風氣。同時,習近平又謂「少年希望快樂成長,青年希望施展才能,壯年希望事業有成,長者希望安度晚年,這都需要通過發展來實現」,就是要寄語香港政府,將精力投放於經濟建設,解決民生問題。
儘管社會(包括《香港01》)未必認同林鄭月娥個別政策的邏輯,但不得不承認,她確實有自己的一套施政理念,有意解決民生問題,並無得過且過的心態,這從明日大嶼、豐富置業階梯等即可見一斑。而可以預計,在她推展各項政策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源自既得力益者的阻力。這些既得利益者慷慨陳辭,用動聽的「理由」質疑政府民生項目的決策,是因為他們客觀理性、秉持「是其是,非其非」的原則?抑或在「提醒」林鄭,他們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足以影響政府施政?目光如炬的大眾一定心中有數,從旁觀察的中央也是心知肚明。
論香港當下的民生難關,必數住屋問題。「明日大嶼」遠水不能救近火,當務之急,還是要決定中短期應對方案。《香港01》已多次論證,收回粉嶺高球場和發展商的囤置農地,是最合適的「救近火」方法,而《香港01》民調也指出,逾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處理新界私人農地時,不必顧慮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或會招致司法覆核,總之該出手時便出手。可以說,不論是民意抑或中央,均已為林鄭「加油」,政府再無忌諱之理。不過,反過來說,假若天時、地利、人和皆齊備,林鄭政府仍不敢挑戰既得利益者擺下的擂台陣,為免開罪人而捨棄為民施政的理念、畏首畏尾,只怕不易持續獲得中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