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請林鄭月娥做場「政治騷」
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回信予又一村學校學生,希望他們長大後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描繪人生最美的畫卷。這也許是政治宣傳騷,但在現代政治生態中,卻是必要的姿態——一如陳帆與黃遠輝探訪劏房戶,展現主事者對貧苦大眾關懷。我們誠邀特首林鄭月娥,也可以抱持一顆政治家關懷群眾的心,探訪劏房戶,親身經歷當中的惡劣環境後,再檢示現時的土地房屋政策。
彭麗媛去年隨習近平訪港,曾到訪又一村學校。其中三位學生早前寫信予彭麗媛,獲第一夫人親自回答。她在信中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長大後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描繪人生最美的畫卷,書寫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除了第一夫人,習近平也曾回信予香港「少年警訊」,寄語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學點歷史,多了解點國情,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錘鍊本領,早日成才,以實際行動服務香港、報效國家」。
習近平與彭麗媛的做法,在部分人眼中也許不過是政治宣傳手段。但在現代政治生態中,展現親民作風卻是免不了的一步。可以說,「親民」既能鞏固為政者的社會支持度,也能客觀地加深他們對社會的認知。久在官場的人,易墮於官僚制度陷阱,誤以為自己盡知天下事而無視生民的日常困窘,淪為「離地官僚」。
即是,官僚心態與政治家心態的分野,先是能否願意「與民同行」,再是能否「為民紓困」。兩者之間,前者是先決條件,是因,後者是後續行為,是果。不願意「親民」、與民眾走在一起的人,根本不能真正明白民困,也自然無從解決老百姓真正面對的問題。但是與民同行不能淪為口號,親民也不能淪為單純的政治騷,必須經由親民深化、修正自身對問題的認識,再而為民紓困,才能真正贏取民心;否則,純粹政治騷做多了,只會變成民眾討厭的過街老鼠。
香港官員、公職人員也不是全不明此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都願意走到民間、親身觀察劏房戶慘況,是觀聽民苦、力求排解民困的有心之士。陳帆為劏房戶哽咽、黃遠輝深刻認識土地供應的「水深火熱」,這種精英的醒覺,似乎為社會帶來了確實的轉變。土地大辯論至今日稍見眉目,可謂都是始自「親民」——當然,感動過後,我們還在期待更多真正對症下藥的政策出台。
毋庸置疑,特首林鄭月娥也是關注弱勢的有心之人。患有罕見病脊髓肌肉萎縮症的周佩珊,去年投書行政長官辦公室,希望香港引進有助治病的新藥,時獲林鄭月娥親自接信並承諾跟進。及至三月初,林鄭與食衛局局長陳肇始親訪港大探望佩珊,並告知已與藥廠達成引進共識,為病情最嚴重的病人提供免費治療。及至脊髓肌肉萎縮症慈善基金著書講述病患故事,特首再親自撰序,並出席新書發布會以示支持。事事親力而為、肩承排難成事的權責,深證林鄭既能與民同行,也能為民紓困,令更多市民對她進一步完善支援罕見病患者投下信心一票。
於房屋問題,林鄭當然也是有感。她在年初即曾公開表示,所有能建設更多過渡性或社會性房屋的方法,政府都願意考慮,以改善劏房戶的居住環境。但劏房居民極是渴求的長遠安居之所,實非過渡房屋,而是真正許民樂居的公共房屋單位。但也必須指出,林鄭對於解決房屋問題,確實呈現了相對離地的疑惑。特首須明白,社會與佩珊同樣患「病」了,也亟須她展現相同的同理心、關愛心,幫助貧苦大眾「治病」。
我們誠邀特首,抱着她探訪、接見罕見病患者的關懷之心,也到劏房戶、板間房走走,真正在地觀察、體驗民困。我們深信,只要特首願意多走幾次貧困區域,定然能更好地回應市民的殷切訴求。特首多番強調自己出身基層,在這房屋問題「水深火熱」的年代,也是時刻重回草根與民同行,制定、推行、落實救民拯命的房屋根本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