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工藝與社區互相依存 應否發民間手藝小販牌照?
傳統手工藝是香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社區互相依存——傳統手工藝豐富社區生活,社區為手工藝提供活力生存空間。雖然政府表示重視非遺保育,但民間手藝發牌政策遲遲未提上議程,似只是空口說白話,須採取積極態度,保護本土特色。
非遺保護政策不足 政府態度消極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早在2006年便在香港生效,政府表示重視保護非遺,「致力提升社會對非遺的認知及對保護這種文化資源的重視」,既支持非遺保護、傳承和推廣工作,又鼓勵社會參與。
政府十多年來對非遺的政策多為設立部門、製訂非遺名冊,雖有一定作用,但並無實際政策保護非遺,傳統手工藝便是其中一個體現政府消極態度的範疇。
根據《公約》,手工藝是其中一種非遺,須受重視及保護。在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亦有127項屬傳統手工藝類別,佔近30%。而根據教科文組織指引,保育傳統手工藝的最有效手段是鼓勵手工藝者繼續生產及傳授技藝,讓其在社區生存及傳承。
教科文組織指,傳統手工藝式微一般是因為全球化,又或是後繼無人等。但反觀香港,手工藝發展不但沒有受保護,反而被官方打壓,其中以小販政策尤為明顯。
小販成政府眼中釘 近四十年零簽發牌照
香港傳統手工藝多為小規模生意,因此街頭擺檔是不少製造規模小、市井味濃的手工藝者開業選擇之一,惟政府小販政策旨在取締小販,擠壓手工藝者生存空間。
自港英時代開始,政府一直以打擊小販的方針行事:市政局自1970年代始已不再簽發新小販牌照,並為已簽發牌照訂下嚴格繼承和轉讓限制。期間雖曾因經濟不景而在1999年檢討,但最後政策仍維持不變,可見政府對小販的容忍度極低。食環署在2000年成立後承繼方針,例如在2002年推行小販自願交回牌照計劃,旨在收回已簽發牌照。
近年政策回應訴求 惟保育效用仍不足
但近年來政策並非固如磐石,有配合非遺保育政策而改動。2008年,有關方曾有就坊間對本土特色保護的訴求而檢討,後簽發約200個新的固定攤位小販牌照及61個流動小販(冰凍甜點)牌照。2016年,為保留本地文化特色,有關方再發出8個小販牌照予補鞋匠、鐘錶修理匠、鎖匠、磨刀匠、線面師、代書人等。
政府打破維持近四十載的零簽發政策當然值得嘉許,但現行小販政策仍無力保護本地傳統手工藝。外地的小販政策較香港先進開明,值得本地參考。理所當然地,各地不會容忍小販的存在威脅公眾衛生,但台灣、新加坡等地會在規管下給予小販生存空間,讓手工藝有發展、傳承的機會。
反觀香港,現有政策進步均側重於飲食及實用工藝(雖然也只有8個新牌照),忽視民間手藝同樣需要小販牌照以穩定經營。本港僅存的兩、三位吹糖師傅之一的「糖姨」鍾彩雲早已多次反映在現行小販政策下的困境,希望政府能設立民間手藝發牌。政府實應參考他國,以改善現行小販牌照政策,保護本地特色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