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JUPAS】言語治療畢業無工開 無關市場飽和?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言語治療師薪金優厚,語言學系、言語治療系等相關課程向來是不少DSE考生的JUPAS選擇。近年市場對言語治療師的需求有增無減,無法入行的畢業生數字卻節節上升,到底這行業出了什麼問題?

市場需求有升無跌 人手緊絀延誤治療

近年政府推行言語疾病評估,令市民對言語障礙疾病及言語治療的認識增加,大大增加市面上對言語治療服務的需求。香港耀能協會言語治療師蘇嘉穎指,言語治療師的工作不單是訓練應診者說話、發音,基本上口腔範圍內的能力,如吞嚥,亦是言語治療師要指導的事情。故除了溝通訓練外,治療師亦為長者、腦部損傷患者、殘疾人士提供改善咀嚼、吞嚥能力等訓練。

言語治療可預防智障人士的吞嚥問題惡化,包括訓練其咀嚼肌肉等。(歐嘉樂攝)

不過,即使只論有關說話、發音的言語治療服務,有關需求亦是不容小覷。現時香港有顯著人口患上言語障礙疾病:根據衛生署2011年至2014年間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進行的臨床評估結果顯示,診斷患上語言及言語發展遲緩/障礙的個案有持續上升趨勢,四年間增近25%,診斷個案已逾3,300宗,數年來一直是兒童最常見的發展症狀。

根據衛生署2011年至2014年間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進行的臨床評估結果顯示,診斷患上語言及言語發展遲緩/障礙的個案有持續上升趨勢,四年間增近25%,診斷個案已逾3,300宗,數年來一直是兒童最常見的發展症狀。(立法會文件)

根據醫管局在2012/13至2016/17年度的數據,言語治療服務就診數字亦是逐年攀升。香港公立醫院的就診人次在2016/17年已達近28萬,較2012/13年度增近50%。立法會議員李國麟曾指有業界人士向其反映,隨著人口老化,有關需求只會持續上升。

但比起年年增加的需求,言語治療師的人手卻是不成比例。根據醫管局的數字顯示,公立醫院言語治療師應診負擔重,2016/17年度平均每一位言語治療師需處理2,516門診個案,即使假設醫師一年365日無休,平均每日也需處理6.9宗門診個案,求診人次較多的新界西區每日更須處理10宗個案,而每次應診一般需時30至60分鐘,對言語治療師而言實是一大負擔。公立醫院人手向來緊絀,但民間機構的言語治療服務人手亦同樣不足,情況甚至更為嚴重。以香港耀能協會成人服務為例,五位言語治療師需負責200宗個案,並須在18個工作單位服務,十分吃力。

每段言語治療的過程需時30至45分鐘,所以治療師每天在辦公時間內只能處理約10個個案。(黃寶瑩攝)

畢業生就業途徑窄 非政府機構增聘有心無力

弔詭的是,市場上不乏有志投身言語治療界的畢業生。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主席黎敬樂表示,以往只有香港大學開設言語及聽覺科學部,培訓言語治療人才,畢業生約四十人,就業率達百分百。2013年,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現香港教育大學)開辦言語治療碩士課程,畢業生人數增加逾一倍。黎指市場職位已經飽和,估計應屆畢業生(2017年屆)有約30%無法投身行業。香港中文大學亦將在2018年新學年開辦言語語言病理理學碩士課程,畢業生人數只升不跌,相信會令問題更嚴重。

醫療人員獵頭顧問公司百本集團主席關志康指出,由於一般醫療保險不包括長期護理,有需要的市民會至公立醫院或非政府組織求診,造成私人市場就言語治療提供的服務規模較小,故一般言語治療系學生只能選擇至醫管局轄下醫院或非政府組織就業,選擇較少。

醫管局增聘與否固然是政策問題,而非政府組織即使想增聘亦是有心無力。以香港耀能協會為例,成人服務共有五位言語治療師,治療師與患者人數比例約為1:200,而且需輪流到18個服務單位工作,十分吃力,服務總主任許文娟表示需增聘五名言語治療師才足以應付1,100位成人患者的需要,只是現實中難以騰出資源聘請人手。較大型的機構尚且如此,更遑論中小型的非政府組織。

畢業生就業欠缺機會 政府須調撥資源增空缺

市場雖有對言語治療服務的需求,但卻無法自行消化職場新力軍;言語治療服務在老齡化的香港社會只會變得愈加重要,政府不應讓有志投身的學生對行業失去憧憬,白白讓人才流失。為此,政府除了須調撥資源,讓醫管局增設更多有關職位,亦須資助非政府組織,讓其有能力增聘人手,為有需要市民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