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泛民議員積極參與考察 符合社會利益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32名立法會議員,在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以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的陪同下,今日(4月20日)起連續三天訪問大灣區內五個城市,是繼去年發展事務委員會考察東江水流域後的第二次北上考察活動。是次行程安排,主要以參觀重要基建與創科企業為主,相信有助立法會議員理解灣區內鄰居的發展。當然,除了科技、經濟與規劃上的相互理解外,此次交流或更能增加陸方與民主派的互信,為香港政治發展的主旋律帶來積極變化。

一連三天的立法會聯席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職務訪問團今天展開。(姚思榮facebook)

泛民主派對這次的參觀表現非常積極,同時也是非常務實,值得社會讚許。名義上,這次的「聯席事務委員會訪問團」由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工商事務委員會和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等四個事務委員會組成,實際上則允許所有議員報名,民主黨黃碧雲和林卓廷、衞生服務界李國麟、教育界葉建源等都是以非委員身份「參團」,令這次活動的泛民議員達九名之多。去年考察東江水流域的活動,僅限於發展事務委員會;所以,這次的考察是2014年上海行程後,另一次的全體活動。在前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會見泛民、中央向泛民重發回鄉證後,「大和解」之風似有靜止之勢;然而,近日立法會放棄向「DQ4」追討全數薪津,到今日展開的三日行程,乃至下周一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出席立法會的午餐會,似乎見和風再起之勢。加上傳統泛民中,民主黨有主席胡志偉、公民黨有黨魁楊岳橋、專業議政有主席郭榮鏗參與,政治意味更是不言而喻。

當然,以上觀察是否準確,還須交由時間驗證,但泛民議員此行可以加深對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認識,則是可以肯定的事。大灣區由珠三角地區的九個城市加兩個特別行政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江門與港澳)組成。除處於東北西部的惠州、肇慶、江門與面積較小的珠海外,這次的考察可謂已經覆蓋灣區內最主要的城市。這些地區在金融與創新科技、推動區域融合方面的經驗,均十分值得香港借鏡。

粵港澳大灣區職務訪問團今天展開,他們接受深圳市領導宴請,與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見面。

這次的行程,或會對慣於香港發展的泛民議員帶來一次「震撼教育」。此行除了參觀港人比較熟悉的華為總部外,還會參觀灣區內多個指標性發展項目。翠亨新區規劃館的破格規劃,深圳市交警智能交通指揮中心的精密監察、深中通道西登陸點的進一步打通珠江兩岸聯繫,廣州南站在廣佛同城化、穗莞深城際軌道交通網、廣深港高鐵等基建發展中的樞紐作用等,相信都足以令較少踏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議員,對區內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此外,據悉議員更將與廣東省副省長及相關市領導會面,屆時亦有機會讓兩地的政治領袖有深入交流參政議政的經驗。

泛民議員能夠放下過往的政治成見,以香港社會利益與發展機會為念,嘗試理解與認識大灣區,對社會而言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全國政協委員劉炳章向傳媒透露,廣東省前省長朱小丹早前指,國務院已對《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作最後修正,交由主理大灣區發展與港澳事務的韓正主理,廣東省亦將於5月第三個星期召開宣講會,解釋詳細規劃。這意味着大灣區的建設工作,將會於下月正式展開。面對大灣區規劃,與海南省自由貿易港建設,中國南方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若然繼續糾纏於政治意識形態的爭論,則必然事事落後於人。顯而易見的是,泛民議員是充分明白到這點。專業議政成員梁繼昌即表示,會就科技、經濟發展、大灣區基建等問題向國內領導反映意見,而沒有計劃提出政治議題;這種務實作風,正是當下急需。

與泛民務實態度相反的,是激進民主派、本土派一貫拒絕認識中國大陸發展的態度。泛民議員過往北上考察時,不論是在上海派發政改宣傳單張,或是上次訪粵時出現的掛飾問題,多少反映雙方始終存在一些意識形態上不能磨合的地方。對於這次考察大灣區,激進民主派或本土派就完全沒有人參與其中。朱凱廸等議員選擇缺席,是出於傲慢還是囿於政治意識形態,不得而知;但肯定的是,他們拒絕深入理解大灣區的發展,必然無助於他們為香港社會大眾謀取最大利益,這也定然使他們離執政初衷愈走愈遠。孰是孰非,他們心目中應該清晰明瞭。香港的民主派議員,也許是時候告別繼續充當政治鬥爭機器,真正為民議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