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察】國足紋身禁令不簡單 藝人球員之後 誰不能紋身?
上星期四(3月22日),中國足球代表隊在廣西南寧迎戰威爾斯,結果大敗0-6,過程中教人感好奇的是,幾位有紋身的球員(包括郜林、何超、韋世豪)均用繃帶遮蔽紋身,或是乾脆穿上長袖球衣。內地傳媒引述消息指,這是中國足協改善球員形象的新政策, 不僅適用於大國腳,就連青年軍也不例外,數天前(3月24日)舉行的中國U23對敘利亞U23,同樣有球員在前臂等位置纏上崩帶。
對於不少本地球迷來說,是項禁令純屬笑話一則,再顯中國足協捨本逐末、多此一舉,以至守舊落伍,但倘若結合今年初廣電總局下達的「紋身藝人封殺令」,則可知事情不是笑話而已,而是政府正着力維繫既有社會規範。
有支持「紋身禁令」的人指出,外國球隊也有類似的禁令,例如德甲的雲達不萊梅便不准球員在賽季間紋身,所以國人不用大驚小怪;然而,外國球隊的理據,當真和中國足協一樣嗎?2011年,雲達不萊梅禁止球員在球季進行期間紋身,原因是紋身有機會令球員受傷,影響作賽。雲達不萊梅可不是杞人憂天,在2009/10賽季,漢堡前鋒Eljero Elia便因紋身而受感染,無法穿上球衣上陣。去年5月,德甲亦發生類似「意外」,由曼聯外借至法蘭克福的後衛Guillermo Varela在德國盃決賽前違反教練指令,擅自紋身,結果因細菌感染而無緣作賽,此舉令球會大怒,Varela亦毀掉了自己的前途,遭法蘭克福拒絕延長外借,今個賽季更被曼聯賣至烏拉圭的彭拿路體育會(Peñarol)。簡單來說,雲達不萊梅的紋身禁令是出於保障球員健康(以及球隊利益),而非「文明形象」,故球會不會要求已紋身者設法遮住圖案,而且禁令只適用於賽季進行期間。
另一方面,中國足球隊的禁令可不是同一回事。雖然中國足協沒有明文解釋其禁令動機(內地網絡流傳一則消息指,是個別「足壇元老」對球員紋身看不過眼,於是動議禁絕紋身,惟未知真偽),但現任中國U19國家隊主教練賈秀全去年接受內地傳媒《足球報》採訪時,便明言自己討厭球員紋身︰「我討厭一切形式的染髮和紋身,現在隊員身上有這些的,如果下次還想有機會入選,那就把頭髮给我染回去,把紋身給我洗了......我們本來成績就不算很突出,社會口碑也不好,往往總是被誤解成壞孩子,你說染髮和紋身,不是加重人們對你的誤解嗎?」賈秀全在訪問中提到自己是軍人出身(解放軍八一體育工作大隊),所以個性比較嚴肅;如此一來,賈秀全不准球員染髮紋身、磨平球員個性的做法,大概是把軍隊的一套搬到球隊之中。
禁止大國腳在球場上(注意,是球場上,而非別的社交場合)展露紋身,認為這會影響球員、球隊,乃至國家形象,固然思想陳腐;但平情而論,在華人社會中,依然覺得有紋身就是壞人的,恐怕仍然大有人在,換言之,中國社會正處於漸趨接受紋身的階段。如此一來,中國足協(以及其身後的政府)從前容許球員展露紋身,現在則不准,其實是有意堵塞「缺口」,防止既有的社會規範乃至體制秩序遭到挑戰。
眾所周知,中國政府奉行威權主義,強調政府權力,限制個人自由,而最能配合這套政府形態的人格(personality),自然是右翼威權主義人格(RWA,right-wing authoritarianism)。RWA人格具三個面向,包括服從權威、對偏離規範者具敵對情緒,以及因遁舊習(同時要求他人因遁舊習)。這種人格主張齊一、樂意服從,自然對威權政府不具威脅;相反,任何人要挑戰權威與舊俗,將動搖既有秩序,是威權政府的大敵。
由是觀之,中國足協要貶抑紋身,針對的不是「紋身」本身,而是「愈來愈多人接受紋身」這現象,因為這現象反映愈來愈多人接受新事物,甚或突破固有的思想樊籬,而當缺口愈來愈大,對威權主義政府而言絕對是一種潛在威脅。事實上,早在今年初,廣電總局便已要求電視台不邀請有紋身,以及體現嘻哈文化、亞文化(非主流文化)和喪文化(頹廢文化)的藝人現身節目,這些看似陳腐、難以理解的禁令,其實是要提防任何能挑戰固有秩序(不止政治秩序,還包括文化秩序)的思想文化流傳,與足協提出的紋身禁令同出一轍。
中央政府向來令出必行,當其有意禁絕某種行為,各單位必定雷厲風行,其他運動的國家代表隊成員,尤其同受大眾歡迎的中國籃球隊,恐怕將受「同等對待」。而在紋身、嘻哈之外,未知尚會有什麼「新文化」遭到貶抑、打壓?不過,在全球化浪潮下,連串禁令真的會使新文化「消滅於萌芽狀態」,抑或那不過是上層政府一廂情願,威權主義支持者恐怕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