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醫療券遭濫用 失推廣基層醫療原意 政府亟需檢討
隨着長者醫療券愈趨普及,相關投訴隨之上升。食物及衞生局今天(3月21日)透露,去年有72宗相關投訴,比2014年增加5.5倍,當中涉及懷疑詐騙和不當申報醫療券。政府必須打擊違規商戶,令長者安心,同時要反思醫療券為何偏離原意,未能發揮預防護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之效。
壞份子慫勇長者違規 醫療券淪提款機
食物及衞生局回覆立法會議員周浩鼎的書面質詢,透露在2017年接獲72宗有關長者醫療券計劃的投訴個案,比2014年增加61宗,達5.5倍。投訴類別包括懷疑詐騙、不當申報醫療券及收費問題等。
醫療券計劃始於2009年,目的是鼓勵長者使用在社區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減少依賴公營服務,推廣基層醫療及預防護理的重要性,計劃向年滿70歲的長者提供每人每年250元醫療券。該計劃逐步擴大,醫療券金額上升至現時每年2,000元,而且可以累積金額至4,000元,去年起年滿65歲的長者也受惠。截至去年12月底,有超過95萬名長者曾經使用醫療券。
過往傳媒廣泛報道有商人慫恿長者用醫療券購買物品和服務,普遍有四種,包括強身奶粉、貴價眼鏡、參茸海味,或者對使用醫療券的病人開高價,完全違背醫療券的原意。近年相關投訴增加,相信因為更多長者使用醫療券,而且部分長者會累積醫療券至相當數額,以備不時之需,不良份子卻慫勇長者一次花光。
長者擔憂機能日漸衰退,想辦法保養身體,減輕病痛,傾向相信醫護及專業人士的意見。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張炳良日前提及,有機構利用社會房屋的概念來做生意,無心解決基層住屋問題。醫護行業如是,商人不應乘着健康養生的風氣,哄騙長者購買不必要物品。
投訴只是冰山一角 政府須堵塞漏洞
政府監察必不可少。誠然,政府已規限了醫療券用途,但不良份子視而不見,反映監管不力。據現行規例,醫療券不可用來純粹購買用品,如藥物、眼鏡,海味或是醫療用品,而衞生署稱有機制處理不遵守計劃的服務提供者,例如不發還和追討交易款項,以至轉交警方和法定組織,取消其參與資格。然而,究竟有多少長者察覺問題,仍成疑問。長者可能不知道被索價,或者使用的服務物品言過其實,而不良商戶也會製造大堆理由,強辯病人有真切需要。即使後來發覺被佔便宜,他們或會因為怕麻煩,或者不懂投訴渠道,放棄投訴,只有少部分會記錄在案。
鑑於社會關注度增加,政府近來播放電視宣傳片,提醒長者要精明使用醫療券。不過,更有效的做法是加強「放蛇」,抓出違規者,殺一儆百。署方也可以跟長者中心與區議員合作,推廣正確使用醫療券,增加長者的認知。
原意為鼓勵基層醫療 食衞局須帶領市民改變醫療習慣
政府要杜絕不當使用醫療券,另一方面,投訴個案增加,呈現醫療券的另一項措施偏差,即醫療券沒有減輕公營醫療體系負擔。
香港在1990年正式提出發展基層醫療,政府官員後來也強調基層醫療何等重要,但進度緩慢,大多留在文件討論。及至2009/10年度,政府才落實多一點改革。除了醫療券,還有社區健康中心、家庭醫生、大規模疾病篩查或疫苗先導計劃等。然而,多年過去,基層醫療的成效有限,《01周報》曾報道有社區護士診所因資金不足而流失人手,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報告指出,本地婦女健康中心的服務沒有連繫地區社福團體,全面照顧病者需要。
更根本的問題是,私營體系醫療開支遠比公營體系高昂,而長者以至市民相信醫院和專科門診的醫護人員,多於社區的私人醫生。對於習慣使用公營醫療系統服務的長者,醫療券不大能夠令他們轉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長者主要運用醫療券於治療偶發性疾病,在2016年,只有11%的醫療券交易屬於健康檢查、健康評估等預防護理。正如「01觀點」的醫療專題文章指出,醫療券已成為資助長者到私營醫療院所求診的補貼。衞生署正與大學合作,檢討長者醫療券計劃,但政府要承認,單靠醫療券難以根本改變求醫習慣。
本屆財政預算案建議醫療券金額加碼1,000元,是善舉。長者會因為缺錢,耽誤檢查治病。正因如此,政府更應做好把關,避免醫療券遭不當使用。當然,更重要的是下定決心,改善基層醫療,令長者和一般市民可以防患疾病,有病則可及早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