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梵建交.01觀察】梵蒂岡讓步非偶然 務實態度助推進
近日有消息指梵蒂岡與中國達成共識,願意就主教任命權及地下教會等問題讓步,似乎擾攘多年的中梵建交問題又再踏出重要一步。有部分人士認為教廷這番讓步是向俗世權力屈服,甚至擔憂世界的宗教自由受損。然而,天主教教會建立至今已近二千年,能夠經歷一波又一波的挑戰,正是因為教廷本着務實精神,願意向現實作出妥協。假若我們了解教廷的歷史,便知道中梵建立並不是「會否」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和「以什麼形式」的問題。
宗教與世俗的互角
羅馬天主教教會由公元380年開始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以後,便與政治結下了不解的關係。面對各種挑戰與威脅,教廷基於形勢而向現實讓步,並非稀奇古怪之事。從最早期開始,教會就借助了羅馬帝國作為其保護者。羅馬帝國滅亡以後,教會頓失保護,更飽受東哥德人、倫巴底人的侵略。為了自我保護,教宗請來了法蘭克人幫忙;在法蘭克人打敗了倫巴底人後,教宗利奧三世更為其國王查理曼加冕成為「羅馬皇帝」。舊的羅馬帝國滅亡後,教會極為需要一個新的「羅馬帝國」去保護它。千多年間,除了法蘭克人之後,還有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法國等等,可以說務實便是教廷的一貫作風。
歐洲中世紀末期,社會急速世俗化,打破以往政教合一的格局。教會即便如何戀棧權力,但最終卻慢慢將手上的權力交出,由政教不分轉型為一個單純的宗教團體。16世紀初,歐洲爆發宗教改革浪潮,北德意志地區、北歐、英國等先後脫離天主教會的控制,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更因為不滿教會的諸種制肘,於是自行建立英國國教會(Anglican Church,即今日的聖公宗)。教會認清時移世易,並不能默守成規,積極尋求改變,經過了漫長的自省運動,才成為近現代我們所知的教會。
中梵建交指日可待
中梵之間最大的矛盾是主教任命權(investiture):傳統上,教區的主教由教宗任命,決定權在教廷;然而中國卻認為這是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提倡「自封自聖」——由國家認可的人任主教。其實主教任命權本身也是教會與歐洲君主鬥爭的一個產物。中世紀的教會擁有極大特權,主教並非單純的神職人員,故此教廷與君主自然互相競爭主教任免權。1075年教宗額我略七世更頒布《教宗訓令》(Dictatus Papae)確立「唯有教宗能罷免與任命主教」的權力。訓令雖出,實際執行上教廷對很多地方主教任免也只能「隻眼開、隻眼閉」。一直到近代政教分離完成,19世紀中葉教廷才能真正行使全面任免主教的權力。
教廷自1949年後便已逐步退出中國內地,廣大的教區和信眾也與教廷失去連絡。隨着內地改革開放,教廷當然熱切希望能重修舊好。教廷非常重視香港的中間人角色:1988年,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擢升樞機要職,往後接任的陳日君、湯漢二人亦同得此殊遇。這種情況絕不普通,在東亞絕無僅有。近數十年來,香港與內地的天主教會人員積極來往,可見梵蒂岡希望建交之心切。主教任命權到底是否「鐵板一塊」,相信已是不辯自明。
根據估計,中國的天主教人口至少有500萬,更有指近1,000萬。梵方一直不與中國建交,表面雖是站穩了立場,但其實只是主動放棄與廣大信眾重新建立關係,也無法具體改善地下教會的處境。中梵建交當然不可能馬上解決內地教眾和地下教會受到壓逼的問題,但建交卻是打破僵局的第一步。到底教廷會如何選擇,其實不難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