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鐵癱瘓.觀點】港鐵又出事 高層要減人工
本周四(1月11日)早上,東鐵綫因為信號系統事故,全綫停駛 2.5 小時。乘客被迫困在侷促的車廂,又要苦候巴士小巴,打亂上班上學。港人無不質疑,即使港鐵多番指出已經投放資源改善信號系統,但事故仍然頻生,市民何以再旨意鐵路作為主要交通運輸工具?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李聖基在事故發生後兩個多小時,向公眾致歉,交代信號故障原因,指伺服器出現不暢順,工程人員用人手重新啟動系統伺服器也不成功,修復需時,並會在晚上收車後詳細檢查。
外界有質疑,訊號故障不等於供電故障,列車可以「導行員操作」,不必全綫停駛。當然,港鐵可能出於安全考量,擔心列車碰撞,也可能因為班次太密,需要時間調度,但港鐵有否辦法維持最低服務,例如調度列車到就近月台落客等,港鐵需要多加交代應變安排。
此情此景,港人絕不陌生,去年 8 月港鐵觀塘綫就故障十小時,市民通勤大受阻礙。港鐵除了道歉和徹查事故原因外,更要立刻檢討懲罰機制。今次事故導致停駛,理應不會如上次觀塘綫故障般取巧,只計算最長的列車服務延誤時間,即 83 分鐘,罰款只有 200 萬元。即使如此,我們要警告港鐵,勿在罰則鑽空子,愚弄市民。
不論罰款多少,罰款不應轉為港鐵的乘車小恩小惠式「回贈」,應該把罰金投放於其他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管理層必須問責,考慮薪酬和職位時要計算事故的影響,包括扣減花紅,減低加薪幅度。長遠而言,營運表現和事故程度必須和待遇掛勾,才可令管理層「上心」,提升港鐵的維修保養質素。
東鐵綫是新界東來往港九的唯一鐵路綫,遇上故障,牽連甚廣。日後即使有沙中線,也只能替代大圍至紅磡段服務,大埔和北區市民遇事唯有靠巴士「出城」。那邊廂,九巴因應事故,早上增設臨時路線應付人流。政府應該檢討應變安排,在下次事故的預備更充足。
本來,鐵路服務是舒緩路面交通之道,但大前提是鐵路服務穩定可靠。港鐵恃著一鐵獨大,捨我其誰的態度運作,對香港絕無益處。港鐵連番失誤,負了港人期望。政府愈加強港鐵公共交通骨幹的地位,社會風險卻愈大。政府身為港鐵大股東,必須狠下心腸,整頓港鐵,更要慎思要否平衡交通工具比重,保障市民順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