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傳統名校紛投直資 為何「英中」招牌丟不得?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華仁書院近來因為轉直資的問題,鬧得沸騰;支持者說只有轉直資才能力保學校質素,反對者則指斥轉直資是要搞貴族教學,與耶穌會秉持的有教無類主張背道而馳。這類爭拗,早在千禧年初有傳統名校開始轉制直資以來,已屢聽不鮮。學校是孕育而不是收集英才的地方,社會在事件紛紛擾擾的背後,作祟的還是那種停留殖民地時期的崇英與崇優心理。

香港華仁書院今日公布申請轉制直資失敗。(資料圖片)

香港人判斷教學質素優劣,喜歡用簡單二元法,英中或中中。簡單一句,就是英中高人一等,成績欠佳的學生才會讀中中。縱使當局在2010年始實施「微調中學教學語言」,希望打破英中、中中的二元分法,但政策令原來已佔僅全部中學一成多的英文中學,隨時「墮馬」不能在所有班別以全英語授課,變成「二等英中」。傳統名校為求「自保」,紛投直資,其唯一考慮就是透過取得收生自主權,以確保盡取天下英才,以保住「英中」的金漆招牌,更要保住「名校」寶號。這種自小就把學生分階分類的做法,本來極為違反教育理念,但自視高人一等的一眾傳統名校卻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這就是崇優心理作祟的結果。

香港中學校長會在2013年呈遞立法會一份文件中,即曾直斥這種態度:「教育私營化對公營教育體制的侵蝕,影響至為深遠,公營教育體制一旦受損,在一段很長時期亦難於恢復。而當教育由公共利益淪為私有商品,教育的社會使命及道德責任將被市場競爭與利己主義所掩蓋或取代。……最近不少著名傳統津貼學校,為了爭取管理、收生、課程、教學語言及考試等方面更大自由度和相對優勢,申請轉為直資學校,以提高他們的市場競爭力,辦他們理想中的教育,可見一斑。」無論申請轉制的學校有多堂而皇之的理由,在業內仍堅持真心辦好教育的人士眼中,都是不值一哂。

<hr>香港現時有52間中學、12間小學及9間中學暨小學為直資學校。據教育局資料,在一九九一年九月起推行的直接資助(直資)計劃,是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三號報告書的建議,及經行政局通過而設立。在直資計劃下,學校在多個範疇上享有較大的彈性,當中包括資源調配、課程設計和收生等。除了獲得政府發放的津貼外,直資學校還可收取學費,用以提供額外的支援服務和學校設施。行政會議於1999年決定,讓資助小學亦可申請轉為直資。自2001學年起,教育局實施了直資計劃改善措施。相關「改善措施」,包括五年回頭、教員不設退休年齡、按人頭津貼、自決教學語言等,教育界普遍視之為羅范椒芬吸引學校轉投直資的手段。 <br> 第三號報告書關鍵部分:「當局應對那些已達到相當高教育水準的私校推行一項新的直接資助計劃。直接資助計劃的構思,是指政府資助及鼓勵私校發展為一個強大的體制,同時讓學校有充分自由去訂定符合基本教育標準的課程、學費及入學資格。政府支持的程度,視乎學校的學生人數,亦即學校能否成功吸引到家長而定。」<hr>
直資小檔案

現時的「英中」,究其根柢,可以說是教學語文由英文轉向中文的結構轉型中產出的怪胎。1974年中文成為法定語文以前,英文是唯一法定語文,也順理成章成為主流教學語文。在那個年代,中學以英語授課是主流、常態。但隨着中文成為法定語文、中學學生增加、教師英語水平等多種情況出現,在1980年代不少中學已出現「英書中教」,也就是使用英語教科書,但以粵語授課。而自1980年代以來,天主教香港教區及港府均有意推行母語教學,唯均遇上阻撓,教區下的傳統名校與政府下的官立中學,更是堅實的「反中」阻力。

<hr>1970、80年代,官方檢討語文教育政策,提出不少改革方案。其中,1982 年《香港教育透視:國際顧問團報告書》主張:「解決困難的一個明顯方法是由政府頒令以廣州話作為中一至中三的教學語言,使學生可用『心中的語言』來完成他們最初九年的教育(小一至中三)」,引起不少討論。在三十多年前殖民管治下,母語教學的價值已被確認。的確,數十年來受阻於國際與本地環境阻撓,母語教學始終未能貫徹,亦引起不少人質疑其功效。但回歸二十年,環境也亦大變,再被所謂「國際語文」的桎梏捆綁,似乎已說不過去。 <hr>

回歸後,華人當家作主,理應是恢復歪象的良機,讓學生可以以母語、也就是學生最熟悉的粵語接受教學;可惜,慣性束手無策的港府,在傳統名校的極力反對下,還是軟了下來。教育署於1997年9月發表的《中學教學語言指引》,本要求所有公營學校(包括官校及津助學校)都需要使用中文教學。但面對來自教育界及商界的反對聲音,政府又為英文提供「逃生門」,立下三項英語授課條件(原定六年一檢),結果形成114間英中及300多所中中的二分格局。但即使在中中,只要符合某些條件,仍可在會考班以英語授課;預科班更是完全不設限制。教育當局的具體操作,完全沒有達成推動母語教學的初衷,反而更為強化英語的優等地位。

<hr>自2001年屆中一生始,教統局香港升中學生按成績、能力分為三個組別,組別一為「以中文或英文學習,同樣有效」;組別二為「以中文學習,更為有效」;組別三為「以中文學習更為有效,但亦可以用英文學習」。要成為英中,學校就需要收取至少85% 第一組別學生。在這種設計下,不論教統局如何玩弄文字遊戲,就是把英語學習變成第一組別學生的專利。崇優與優英兩種作祟心態,更是糾纏不清。<hr>

《中學教學語言指引》實施以來形成的「上下車」機制,正是困擾傳統名校,「迫使」他們轉直資「自救」的源頭。只要招收新生不足85%為第一組別,就可能出現一級四班中3英1中,甚或2英2中。對於設有直屬(最高可保留85%學位)或聯繫(最多可保留25%學位)小學的中學,若然不能確保小學學生質素,很容易墮車。有報道指華小派往港華的學生中,有約半數屬於第二組別,其墮車壓力可想而知。斷絕聯繫又或轉投直資自主教學語文政策,成為「逃生門」。港華校長蘇英麟指轉直接是要「要收錄更多貧苦學生」和「排除失去英中地位威脅」,前者可謂純屬托辭,後者才是真話。

香港華仁書院校長蘇英麟

只要社會的精英、盲目崇拜英文的心態不變,這類的直資爭議,又或其背後的語文教育政策爭議,只會持續不斷。反對母語教育的人,往往堅持說英語較能滿足香港國際都市的發展所需。但事實卻一再證明,現行語文政策只能教導出英文「唔湯唔水」的學生,英文學不好、中文程度也被拖累,術科學習也受累於語文窒礙。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港人不論從人口結構又或地理環境,都難以像新加坡一樣成為全英文運用的城市。與其強行實施半桶水的英語教學政策,不如認真討論如何改善英文科教育。

更重要的是,這種崇英心理實際上不利於香港建構本土自主性。粵語是香港主要使用語文,在中小學教育中卻不能成為學生的主要學習工具,「心中的語言」在上下車又或教學語文微調的政策下,變成「下等的語言」。社會在強調「本土」、「自主」,除了守護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外,還是建立屬於香港的社會文化,才能長遠建立社會對香港的歸屬感。語言是我們日常交流至為重要的工具,若從小已在教育政策中灌輸下一代「粵語教學低人一等」的觀念,這是否合乎香港長遠利益,相信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