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MeToo:線上對性暴力的反擊,可否改變線下的沉默?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MeToo」行動,由美國女星Alyssa Milano於本月16日在twitter發起,鼓勵性暴力受害者站出來。
一個hashtag,引發一場互聯網上對現存性侵文化的大控訴,廣泛到導演Woody Allen指「#MeToo」是一場社交媒體上的獵巫行動。截至上星期日(14/10),Twitter公佈「#MeToo」被使用了約825,000次,在facebook也引起多國回應。
得悉性侵事件後,大家往往只會表示同情、感到憤怒、責備施暴者(或受害者),隨後就是本着「正義」的立場,要求受害者走出來。今次「#MeToo」行動會否亦是如此?在線上發聲,是否真的可帶來改變?為何大家之前都會沉默,卻突然在「#MeToo」行動中一呼百應?「#MeToo」之後呢?雖然「#MeToo」行動沒(未)在香港蔓延起來,可是有關性侵犯的新聞天天出現,我們又該以「#MeToo」如何與香港對讀?

一個hashtag,引發一場互聯網上對現存性侵文化的大控訴。(網上圖片)

「就像我已經死去。」--誰可要求受害者堅強?

「就像我已經死去。」(It felt like I am already dead.)這是Netflix劇集《13 reasons why》中,女主角Hannah被性侵後的感想,亦是不少性侵受害者的感受。

許多受害者在遭受性暴力之後選擇沉默。這不表示他們軟弱,而是因為不想被標籤、或被再次傷害--被那些站在安全位置的人批評她們:「穿太少」、「夜歸」、「自己攞嚟」、「見到男人就腿打開」……甚至被「起底」,然後要求受害者堅強,勇敢地走出來揭發施暴者的暴行,令他們得到應得的制裁。

可是,在看完繪形繪聲的新聞後,就是有些人不會想及性侵不單傷害一個人的身體,更是一種羞辱與剝削。受害者最常見的反應是事發後會有恐懼、焦慮,以及因情緒導致的睡眠障礙「急性壓力傷害症」。如果沒有接受適當輔導和支持,更可能變成「慢性創傷後壓力障礙」或憂鬱症,平均需要3至4年的時間才可平復。倘若網民對他們起底、評頭品足,其遭受的傷害將會更深。

有些受害者只想活下去,如社會上其他人一樣。於是隱姓埋名、隻字不提、把傷痛埋沒。由此,無人知道原來有關性的傷害,在這個世界如此廣泛又嚴重,就連表面光輝、處處宣揚正義的荷里活也不過如此,天下烏鴉一樣黑,弱勢同樣弱勢。

「就像我已經死去。」(It felt like I am already dead.)是不少性侵受害者的感受。(劇集截圖)

「#MeToo」:一場跨國的大規模申訴

直到荷里活有女星走出來揭發多年前的傷痛,事情再一次一發不可收拾。美國女星Alyssa Milano更於本月16日在twitter發起「#MeToo」行動,鼓勵性暴力受害者站出來發聲:「若果那些曾遭性騷擾或性侵的女性,以『#MeToo』作為自己的社交媒體狀態,那麼或許能讓人更好地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If all the women who have been sexually harassed or assaulted wrote ‘Me too.’ as a status, we might give people a sense of the magnitude of the problem.)。

「#MeToo」隨即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門用字。Facebook公佈美國共有45%面書使用者,以個人帳戶使用「#MeToo」發帖。而在意大利,有人以#quellavoltache來回應「#MeToo」行動,德國(#IchAuch)與法國(#Balancetonporc)亦然。就連大家印象中最性別不平等的阿拉伯國家,亦有許多人以「وأنا_كمان# 及 ‏وانا_ايضا#」(即阿拉伯語中的「#MeToo」)來訴諸不公。

美國女星Alyssa Milano更於本月16日在twitter發起「#MeToo」行動,鼓勵性暴力受害者站出來發聲。(twitter截圖)。

「圍爐取暖」?誰令受害者在現實中只可沉默?

有關性傷害的嚴重性再一次暴露,引發大眾反思。或許有人會覺得他們不過是「圍爐取暖」,可這對受害者來說非常重要。就如曾遭性侵的女星Gbrielle Union所講:「之前我一直都以為只有我遭遇過這些事!」在孤立無援的處境下,知道有人原來能理解自己的經歷與狀態,是一種小小的療癒。

在電腦前評論很容易,受害者不是自己,沒有經歷過傷害、沒有身處在叫天不應的環境、沒有受過出賣。

不少施暴者都是受害者認識的人,他們有些就如荷里活金牌製作人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有權有勢,足以令揭發他們的受害者落入一個更悲慘的處境中;有些則是「球證、旁證、足協、足總、足委,全部都係我嘅人」,得到其他人的包庇,不少家庭倫理案便是如此;有些則是自我膨漲,一廂情願地認為受害者的反抗也只是一種欲拒還迎的表現,甚至拍下影片,讓受害者永不翻生。這些處境,使她們只可長期啞忍,獨力承受傷痛。旁人就可以簡單地要求他們「勇敢地站出來」嗎?

一眾女星早前揭發荷里活金牌製作人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惡行。(網上圖片)

旁人難給的精神賦權與情感支援

受害者之所以選擇以hashtag來發聲,是因為hashtag可把主題標籤用作分類,讓圖片、影像、訊息以及其他資訊可整合到一個特定的群組之中。由此,加上「#」的「metoo」就讓一眾受害者不分國界地聚合起來。而這又鼓勵了那些身處性別不平等、嚴重壓迫處境的人,可在網上找到情感支援。

再加上世界上持續有警醒人性暴力的流行文化產品出現,如《13 reasons why》、《聖誕玫瑰》、《無聲吶喊》……亦有許多性侵受害者走出來說出悲痛,要求社會必須改變過去的風氣,受害者從他們身上得到鼓舞的力量,「#MeToo」就是這麼一場長久積累改變意識,又剛巧遇上互聯網的一場行動。

持續有警醒人性暴力的流行文化產品出現。(網上圖片)

必須改例以防不可改變的sexism

而這場大規模的申訴又引發起一些小小的回應。有些人以#IWill或#HowIWillChange來反思自己過往過份不禮貌或奇怪的行為,並承諾為此而改變。可是單憑意識上的改變並不足夠,因為通常只有那些開放又可體諒他人的人才會被薰陶,而那些sexist則想法依舊,Woody Allen就指這是場女性對施暴者的誣衊,顛倒是非。

了解到原來社會中有那麼多的性傷害後,法律作為對人的基礎保護,各國政府實應對此進行檢討。法國政府便正在嘗試以法律更明確界定性暴力行為。當地性別平等部(Le ministère de l'Égalité entre les femmes et les hommes)部長榭巴(Marlène Schiappa)已提案,將公眾場合的不雅搭訕和情色行為列入「立即開罰」的對象,並由一些從政人員與執法人員組成團隊,研究哪些舉止應該定義為性騷擾。她在報導中舉例:「不斷要你的電話號碼多達17次」,只要「能明確感受到脅迫、危險、騷擾的時候」就該被定義為性騷擾。

法國的改變,就是以實則為人帶來保障,也鼓勵人勇於走出來說不。而這亦反映了法國政府的立場:支持性別平等、保障人民安全,會就時代的改變,因應現況修改法例。

法國政府就正嘗試以法律更明確界定性暴力行為。(資料圖片)

反觀香港對性暴力的現況

反觀香港的情況,即便受害者真的告上法庭,在法庭的審訊過程中,為了讓被告開脫罪名,被告律師往往提出誘導性問題,又或對受害人提出質問、反覆要求受害者仔細重覆經歷。要一個本已身心受到傷害的人承受這樣難堪的過程,已委實不易;另外,法律現存許多漏洞讓施暴者可以逃離法網,如康橋事件中,就因受害者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及其智力限制,無法出庭作供,最終律政司撤銷起訴,被告無罪釋放。而現存香港的法例,亦不能針對現時社會的改變及時改進,例如就偷拍而言,通常只控以「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或「遊蕩」,前者最高刑罰為監禁12個月,後者則6個月,卻沒有一條針對偷拍的法例。可現時以手機、電腦鏡頭、針孔攝錄偷拍如此容易,政府沒有改變,無疑是對偷拍行為視而不見。

由是,如果現實中沒有足夠的法例及措施去支持,以及人的意識上作出改變,性暴力受害者的劣境不會改變,最終只可在網上控訴,卻在線下沉默。如果在一切仍未改變前,把責任推向受害者,或責備受害者懦弱都很容易。但這是我們想要的社會,又是社會應有的模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