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積重難返的荷里活制度「性」腐敗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巨獸不是一兩日間育成的,足以育成巨獸的環境,更不可能在朝夕間建成。荷里活知名電影監製Harvey Weinstein驚爆性醜聞,若指控屬實,其惡行固然足令整個夢工場蒙羞,但這宗「個別事件」背後的系統性崩壞——性文化泛濫及其主宰的行業潛規則,更值得正視。

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指出,在90年代尾發行《從心所愛》(Playing By Heart)期間,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一間酒店客房內非禮她。她因此永不跟他合作。圖為她9月11日出席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時的情形。(路透社)

涉案的Harvey Weinstein是荷里活的皇牌監製、電影公司The Weinstein Company的創辦人之一。由Miramax到The Weinstein Company,他製作了一套又一套的奧斯卡得獎影片,包括奪得最佳影片的《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與《星光夢裏人》(The Artist)。《紐約時報》在月初的報道中,指控他在過去30年間捲入多宗性騷擾事件,曾與包括《奪命狂呼》(Scream)女星露絲麥高雲(Rose McGowan)在內的8名女星庭外和解。

事件曝光後,荷里活內陸續有女星挺身而出,加入指控行列。一沉百踩下,終使一代皇牌監製淪為夢工場內的過街老鼠。繼被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暫停會籍後,公認是荷里活實質管理機構的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及科學學院更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大多數,票決取消其會員資格。據院方說法,這是為了表明行業追求更高標準的決心。

口話筆伐的表面,似乎令人見到荷里活將翻起一場產業文化的「大革命」,但仔細觀察,這場大革命的風雨又似乎遠未到臨。回到醜聞爆發之初,包括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在內的多名著名男星,拒絕就事件表態;大導演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更因認為眾人不應未審先判。這種對制度腐敗選擇三箴其口、甚至主動護短的做法,充分表示圈內中人的習是成非。

事實上,這次事件大概只能揭露夢工場中人對根治這些壞風、潛規則的無心與無力。若然沒有徹底變革,眾所周知但無人舉報的常態,將在Weinstein風波的擾擾讓讓後,再次主宰荷里活。這場風波最後也只能淪為無日無之的性侵事件中,供眾人發洩情緒的一個小缺口。結果荷里活眾人很可能只作過場式表態,口中繼續高呼「必須停止」,但心底卻暗自接受了「必定繼續」的事實。

造成這種可悲現實的底因,大概正是這個行業內部的長期性文化泛濫早已病入膏肓。一切潛規則都一如Harvey Weinstein所說的,是早出現在半個世紀前(甚或更早)的「文化」;大概可以說,這次性醜聞不是夢工場內的個別事件,只是龐大冰山的露水一角。當下荷里活眾人萬矢齊向,把Harvey Weinstein射至滿身是箭,卻缺乏進一步行動,只突顯他們道貌岸然的墮落——明知癥結所在,卻無勇氣對症下藥。

這一點充分表現在連翻網絡公審、群星聲討的同時,始終未見荷里活有部署協助其他受害人指控更多害群之馬、又或建立長遠機制扶正行內歪風。當下,他們更為傾向把行業的腐敗文化簡化成個人道德問題,以求蒙混過關。長遠而言,這些義正詞嚴、而未能對準問題核心的批評,只會繼續縱容更多巨獸在紙醉金迷的荷里活內「茁壯成長」,淪為性浸文化繼續主宰夢工場的幫凶。

活在制度中的個體面對腐敗無能,若然甘於被「無用論」影響而拒絕推動變革,在有問題爆發時,又只甘於被「過場論」主導而廉價地作打嘴炮式的批評。制度性腐敗須以制度式改革根治,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那麼這個體制就真的沒有希望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