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察‧施政報告】香港推動「易行城市」 最難的是官民共識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據悉,特首林鄭月娥在下周發表的施政報告,致力把香港成為「易行城市」(walkable city),以落實政綱。近幾年,中外城市眼見好處甚多,例如改善交通、提升居民健康、人際連繫,政府着手推動,互相借鏡,擦亮城市招牌。香港也跟隨步伐,探討城市規劃如何更加方便市民步行和穿梭社區。然而,在香港這個新舊交集,氣候多變,而且民意紛紜的地方落實「易行城市」,絕非「話咁易」。

康城港鐵站連接天橋,是整個日出康城居民的必經之路。(羅君豪攝)

規劃過往以車主導 近年始獲重視

港府經常讚揚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卻鮮有考慮步行這個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重要部份。《香港01》早前翻閱運輸署每十年進行一次的市民交通習慣調查,內容「重車輕步」,搜集步行的資料顯然較汽車少。香港的城市規劃一直也以車輛主導,市民也容易輕視步行的地位。除了建造天橋、斜道和升降機,就沒有大作為。

到了近年,隨着控制污染和健康生活風氣漸盛,香港政府漸漸重視步行。上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去年確認步行是市民移動的重要方式。規劃香港未來的《2030+》報告,提出加強智慧出行資訊,在東大嶼都會發展探討設立無車區和「低廢氣排放區」。最近政府推出手機程式,方程九龍東工作居住的人實時了解區內交通及人流資訊。林鄭月娥在特首參選政綱提及把香港建設成「易行城市」。近日,有報章放風,指林鄭會開展連接港島北行人網絡的研究,又延續上任政府建議,選取兩個地區試點,研究及試行改善步行環境的方法。

本港的單車徑設計並未考慮到通勤的功能,經常出現人車爭路的景象。

世界城市各顯神通 更獲商戶支持

放眼世界,大城市政府認同「好行城市是好城市」的概念,減少依賴燃油車,增加步行及單車的比重。西班牙巴塞隆那市政府在2014年推出Superblocks超級街區規劃,每個街區猶如一個大的九宮格,只准該區商戶居民駕車進入格內街巷。縱使有市民覺得來往街區有不便,例如只能在外圍上落公共交通工具,但空氣質素改善,噪音減少,而且有調查指當地商業並未受到打擊。街巷的行人道擴闊了,就有更多空間步行、辦市集和搞活動,豐富區內生活。在韓國首爾延世區,同年實施「公共交通專用區」,只准公共車輛穿梭,官員成功勸服商戶支持,後來發現他們的收入沒有減少,道路較以往暢通。

除了改變車流外,還有其他鼓勵步行和踏單車的辦法。丹麥哥本哈根設有28條單車快道,由市中心幅射去住宅區,減少用車。新加坡容許私家車共乘,政府透過分析大數據,指揮巴士車長埋站速度與間隔時間,減少擠塞。在上海,政府有意擴闊部份行人道,改善社區設施,使人樂於步行。

將軍澳被稱為天橋城市。

「易行城市」不只求暢通 更要凝聚社區

外地例子固然值得參考,尤其是設法減少路面的車輛 ── 特別是私家車流量和使用。民間早前也進行一些「易行城市」的調查,值得港府參考。思匯政策研究所訂立四個「好行度」準則:道路可否步行,容易讓人穿梭,環境舒適,有趣吸引,每個準則再細分多項指標,按照得分探求改善方法。報告強調,道路好行,不是說最方便讓人來往兩地就是最好,正如一些將軍澳人也自稱該區是「睡房社區」,四處天橋商場,加上物業管理嚴控,結果是居民之間鮮有自然聚合。

要好行,街道要同時兼顧連結鄰里社區,凝聚社區特色。在灣仔、中上環,街道是熱門旅遊景點,遊人體驗街上活力,成為香港標誌。此外,政府在市區更新和發展新發展區時,停止空間私有化,還路於民,以及鼓勵民間參與,吸收使用者意見。香港進入高齡社會,要做到居家安老、社區安老,行人和交通設施必須考慮長者需要。

城市研究者何尚衡說天橋無形中控制了行人的選擇,並非如街道般能四通八達。

理念縱好 落實難度不應低估

畢竟,香港人煙稠密,改動城市設計,不是玩「模擬城市」般隨意。落實多年的「超級單車徑」,至今受制於地區阻力和興建困難,至少仍未打通。而且,香港天氣多變,夏天悶熱非常,大廈林立又困著熱力和廢氣,我們不應高估行人留在街上的意欲。在舊區做更新規劃,往往牽涉萬計人口及大量建築物,困難重重。

近例之一,是延伸旺角行人天橋網的計劃,政府期望最終貫通旺角東站、塘尾道及福全街,分擔路面人流,但因為遲遲未公布造價,而且部分走線過於貼近民居,妨礙日照和空氣流通,區議員和設計師表示現行建議不可取,預計需要一番拉鋸才能訂出方案。香港政府可以向前述的巴塞羅那及首爾市政府取經,了解如何照顧持份者的擔憂和訴求。

香港政府要落實「易行城市」,道路網絡打通只是其中一部份,還需要出行資訊流通,更重要的是,各個規劃部門、區議會和用家要有緊密合作,建立共識,地區才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