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經濟乘數效應」掛帥 林鄭的理財新哲學?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本周三(8月24日),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在網誌撰文,探討新一屆政府的理財哲學。網誌內容主要圍繞財政盈餘與生產總值的平均比例,他又主張政府在運用公帑時,應優先考慮「對經濟有較大乘數效益」、「有助提升生產力」的項目。事實上,這套把社會整體發展當局會計收支數字的「會計理財」思維,與過往政府的因循作風相差無幾,就是只看眼前的利益,而未有顧及社會廣泛、長遠的利益。假如這是新一屆政府的「理財新哲學」,就實在教人失望。

新成立的金融領導委員會成員,包括金管局前總裁、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資料圖片﹚
任志剛深得林鄭信任,他亦力撐林鄭的「理財新哲學」。(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以經濟效益看待公共財政 混淆價格與價值

任志剛的說法,似乎把價格和價值兩個概念混淆。一般而言,政府分配資源時,經常要面對三個考慮準則:一是以整體的經濟效益作優先考慮;二是按公正性去分配資源;三是按個體的需要緩急程度去決定分配資源的優先次序。在這三種準則往往會有矛盾,從中取一個平衡往往是一種藝術,而非會計計算的結果。

如果以整體經濟效益作分配資源的優先準則,則既有可能犧牲分配資源過程中的公正性,亦有可能忽略了個體的真正需要。一個現實的例子,就是香港正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多長者需要安老服務,當長者已經退休、不能再為生產總值的增長作出多少貢獻,如果要以「對經濟有較大乘數效益」、「有助提升生產力」作為政府釐定資源分配優次的原則,那麼香港政府的安老政策應何去何從?還是在香港上演現代版的「楢山節考」,要「不事生產」的長者自生自滅?

事實上,香港過往經濟起飛,但當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夠享受經濟起飛的大部分成果。雖則說每個人也需為自己的事業、人生負上一定程度的責任,但社會上往往有些人不值得遭遇如此不幸的處境,著名哲學家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把這個現象稱為「殘酷的運氣」,受害者實需政府有形之手介入去終結他們的貧窮厄運。如果從「對經濟有較大乘數效益」的角度看,幫助這些社會低下層未必對「提升生產力」有多少作用。但是,當一個政府連幫扶弱勢也要從衡工量值的角度看待,是否意味低下階層,特別是出生於清貧家庭的兒童,只能自嘆倒霉?

梁國雄向林鄭月娥遞信,要求落實全民退保。(吳煒豪攝)

安老扶貧「乘數效應」有限 政府棄若敝屣?

因此必須要問的是,如果任志剛真的認為政府的財政政策「應該優先考慮對經濟增長有較大乘數效應和有助提升生產力的項目」,這種「會計理財」的思維,那即使現時政府坐擁九千多億財政儲備,會否繼續因未符成本效益的緣故,而要嚴控扶貧、安老等項目的增長?假如有真正需要的市民,被政府以「經濟乘數效益」不足而遭到忽略。在可見將來,因財富懸殊而起的社會動蕩,恐怕會日趨加劇。

再說,就算不從分配原則的角度看,這種「會計理財」的思維亦顯得離地。須知道,部分表面上看似「無利可圖」的產業和政策,實際上卻有顯著的社會效益。誠然,本地體育界、文化界的經濟貢獻或許不如金融、地產、旅遊等行業,但政府卻絕不能忽視其社會作用,舉例說,去屆奧運期間,李慧詩出戰場地賽,港人與之憂戚與共,即顯運動凝聚人心之效,至於增設地區的運動場,亦能鼓勵港人多做運動、調劑身心,這實非單從「生產力」的標準可以衡量。

就像一直被政府輕視的文化領域,其佔香港的生產總值固然不高。然而,從豐富市民生活、提升公眾文化素養的角度來看,這種未必有多少「經濟乘數效益」的投入,卻非全無意義。若然政府只見「生產力」、「乘數」,忽略其社會價值,香港對「文化沙漠」這個污名,也「當之無愧」了。

林鄭月娥由競選時就提出「理財新哲學」,任志剛亦為林鄭鋪路護航,到底林鄭政府花錢、儲錢模式是否將翻天覆地改變?(資料圖片)

林鄭的理財新哲學 應棄「會計理財」思維

猶記得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曾揚言新一屆政府會以「新哲學」理財,就是利用龐大的財政儲備促進經濟增長,一洗過去政府保守作風,任志剛也曾撰寫《香港公共財政管理》呼應林鄭的說法,表示政府應善用財政儲備。

乍聽此說,市民自然期望政府能夠革除過去畏首畏尾、謹小慎微的「會計理財」思維,期望政府增加支出之餘,也能夠針對社會問題,落實惠民政策。但是任志剛的言論,卻令不少港人擔心所謂的新思維只是老調重彈。到底是公眾誤解了任志剛,又或他對有關說法尚有另一種解釋?還看他會否再在其網誌又或其他公眾場合作出澄清。但最關鍵的是,政府必須展示出改革「會計理財」思維的決心,按照社會實際需要,而非將公共財政單純地當作收支流水帳,不然,市民又怎能相信新一屆能夠應花則花、急民所急,帶領香港走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