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青嶼幹線大塞車鬧劇 荒謬源於官員懶政
本周一(8月21日),青嶼幹線由單向收費改為雙向收費迎來首個上班日,當天的早上繁忙時段發生大塞車,車龍一度長達 10 公里。路政署未經深思熟慮,便倉卒啟動雙向收費安排,固然是大塞車的導火線。但今次事件更令市民驚覺,在電子支付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香港的道路收費方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普遍以現金支付的狀況,造成道路系統的嚴重樽頸,政府必須反思香港為何會如此落後?
在周一的大塞車之後,當局馬上趕工加裝收費亭,結果到了周二,塞車情況已大大改善,這個現象正好反映官員的懶政。因為收費亭改建工程原定在去年8月竣工,但卻一度估計要到今年12月才完成,不過在大塞車鬧出「大頭佛」之後,當局趕工便在一夜之間「變」出兩個新的收費亭。為何拖拉了一年都做不好的事,卻在輿論炮轟之下馬上完成?到底政府過往有沒有好好監督這項工程的進度?
但更可笑的是,在發生擠塞後,運輸署總運輸主任梁佩賢表示,今次大塞車的原因,是駕駛人士未熟習新收費站,需要花時間找現金付費,由於駕駛人士未備硬幣,亦增加了收費亭找續的時間。對於公眾來說,這說法無疑是天方夜譚,因為在支付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以電子方式支付路費已不是甚麼尖端科技,而是在國際上廣泛應用的技術,當不少地區都正步向無現金社會,香港的道路收費系統在多年來仍無寸進、仍保留「數大銀」的落後方式。
現行收費系統不便司機 普及率低有因
其實香港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早在 1992 年開始,但發展至今,其普及率仍不足一半,相當大部分車主仍選擇以現金付費。普及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快易通要求駕駛者每次充值的金額欠缺彈性,私家車和的士要 500 元,貨櫃車要 3,000 元,另外還要付每月 35 元的行政費,部分司機不願支付這筆錢。第二,的士、貨車等「搵食車」,較願意用現金付費,因為每天為生意結帳,避免出現「砸數」,也由於付費感應器一經裝上難於更換,當不同司機輪流使用同一架車輛接生意時,根本難以拆帳,所以索性不用。
第三,當有相當數量的人仍然用現金繳費,道路就要預留一定行車線作現金付費,每個方向留給電子繳費的車道平均只有兩至三條,其中巴士通常佔了其中一條,其他車輛則使用剩下的一至兩條,車輛有時也要排隊過收費亭,甚至比現金車道更慢,進一步減低車主轉用快易通的意欲。
收費系統落後 政府未能承擔帶領角色
政府作為道路的管理者,本來有責任改善道路狀況,利用新科技加速收費過程,從而減少塞車,以提升路面交通的效率,特別是在「時間就是金錢」的香港社會,減少塞車更意味生產力的提升。然而,回看歷史,香港政府的角色曾經積極,但後來愈見退縮。在1997年,政府覺察到快易通前身的兩家公司,兩個電子收費系統不能兼容,帶來駕駛者不便,於是促使兩家公司談判,最終步向合併,現時的快易通公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立,足見政府在推動收費技術應用上,本應有主導的位置。
不過,電子道路收費技術就在那刻停滯不前,多年來都停留在1998年的水平。當收費技術愈趨先進,外界一直有聲音要求政府增加付款渠道,例如多年來社會上都有人建議加入八達通,政府卻一直「嘆慢板」,只說開放及鼓勵新的收費系統。一直到2013年,政府才落實「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設施,用了4年時間招標遴選、改裝和測試,輾轉到本年7月才開始使用,容許司機用八達通等 4 種電子貨幣在城門隧道繳費,其他政府收費道路更要到明年才覆蓋。不少司機雖慨歎「遲到好過冇到」,但再次證明香港的電子支付落後非常,而政府官員將「自由經濟」當作放任無為,掩飾本身的庸懶,正是當中的底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鑑獅城道路收費經驗
事實上,早有不少國家改以先進的道路收費方式,當中並不乏可供政府參考的例子。舉例說,在電子道路收費走得較前的新加坡,早告別「數大銀」的現金付費方式,免卻輪候現金收費找續造成交通擠塞的問題。其收費感應器採插卡式設計,可隨意換卡,充值額亦較彈性,充值卡亦可到其他商戶購物,應用範圍更廣。據報,當地陸路交通管理局已撥款5.56億坡元(約32億港元)開設無閘門公路電子收費系統,根據車輛行經道路的距離收費,該系統將於2020年啟用。
當然,這些新科技未必能完全根治道路擠塞,但如果能夠減少等候付費時間和計帳煩惱,對提升道路運輸的效率,以至提升社會生產力將有極大幫助。在這次青嶼幹線大擠塞鬧劇之後,政府必須反思香港道路道收費方式,在推動新科技的應用上要有所擔當,一如1998年促成兩家服務供應商談判、合拼一樣。尤其是隨着科技發展,過去所有關技術、私隱的憂慮,絕大多數已經解決,香港的道路收費方式是否能夠與時並進,就只看政府有沒有決心。